体制内高养老金真要消失?并轨十年后,2024年后退休的人受影响?
发布时间:2025-11-27 16:30 浏览量:1
体制内高额养老金时代要结束了?最近网上这种说法挺多,但说实话,我觉得还得仔细看看。
这事得从2014年说起。那年养老金制度开始“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开始用同一套养老保险体系。但并轨之后,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其实没缩小,反而可能更明显了。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体制内退休,不同时间退的人,拿的钱差别也不小。比如2014年9月之前退的“老人”,养老金直接跟退休前工资挂钩,算起来简单,拿得也实在。我认识一位退休干部,工龄35年,退休前月薪8000,按90%比例发,每月7200元,生活挺安稳。
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之间退的“中人”就更复杂点。他们用的是新老办法对比,哪个高按哪个发。而且越晚退休,新办法算的部分比例越高,到今年前9个月退的,已经按100%发了。说实话,这批人反而可能领得比老人还多。
我敢打赌,很多人担心的其实是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新人”。他们完全按新办法算,没有过渡期了,而且2014年之后参加工作的人,也不再算“视同缴费年限”。有人就觉得,这下体制内高养老金要没了。
但我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虽然新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了,但体制内工作稳定,工资还会涨,职务也能晋升,缴费基数自然会提高。再加上职业年金积累更多,养老金总体水平说不定比现在退休的人还高。
这事听着不复杂,但你细想就有点意味儿:体制内养老金高,不光是因为制度设计,还跟工作稳定性、工资增长机制有关。只要这些优势在,高额养老金就很难真正“结束”。
我还是有点担心,这种差距可能会长期存在。企业职工养老金要想赶上,光靠制度并轨还不够,还得提高工资水平、增加缴费基数。但现实是,体制内外的工作稳定性、晋升空间本来就不一样。
怎么说呢,养老金改革的方向是好的,更规范、更可持续。但“高额养老金时代结束”这话说得太早了。未来体制内退休待遇,估计还是会明显高于普通企业职工。这倒不是政策偏心,而是工作性质、收入结构不同导致的。
当然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公平的。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企业职工,养老金终归跟你的缴费年限、缴费水平挂钩。只是起点不同,跑道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