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发养老金和正式金差多少?2025新政后深圳人算清这笔账

发布时间:2025-11-19 20:42  浏览量:3

深圳的王姐昨天刚把菜放进冰箱,手机“叮咚”一声养老金到账短信。她凑到跟前一看——8962元!前大半年每月都是8600元预发金,这突然多了362元,她赶紧把截图发到退休群。群里立马炸了,之前半个月大家都在传“并轨要砍待遇”,现在好几个老同事揣着身份证就往社保局跑,都想查自己的核算单。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3J3fHJAR

其实今年10月全国养老金并轨新政落地时,不光王姐慌。她同办公室的老陈还有1年退休,35年工龄的电气工程师,那段时间午休都抱着政策文件啃,笔记本上记满了计算公式,连茶缸都忘了续水。30岁的小李更实在,考公上岸才1年半,听说养老金可能变,偷偷问HR“要不要补充买份商业险”。我小区退休办那阵天天排大队,有阿姨说连给孙女买的进口零食都换成国产的了,就怕退休后手头紧。

但真等单子到手,不少人都松了口气。王姐的单子上写得明明白白:基础养老金5230元,过渡性养老金2182元,职业年金1550元。社保局工作人员跟她掰扯得很清楚:这次并轨不是降钱,是把机关和企业的计算规则拉平了。就说基础养老金,深圳2024年社平工资涨到13730元/月,王姐缴费基数是社平的1.2倍,32年没断缴,光这部分就比旧办法多430元。而且人社部11月刚发数据,全国养老金基金累计结余超6.8万亿元,比去年还多了5%,抗风险能力其实更强了。

最容易被忽略容易被忽略的是过渡性养老金,这就就像简直是“中人”(并轨前参加工作的)的隐藏福利福利生活安全垫。王姐有18年视同缴费年限,按深圳1.3%的过渡系数一算就是一算就是2182元——很多人不知道,早年没缴社保的工龄也算钱!还有职业年金,现在现在全国投资运营规模已经超过7.7万亿元,王姐账户里里攒了快里攒了快29万,每月能领1550元。加上10年过渡期的“保低限高”,她现在能拿超出老办法部分的50%,到到到2030年就能全额领,越往后越划算,越往后越划算取,越往后拿得越多。

我觉得大家之前焦虑,主要是政策解读太绕,没人用大白话讲清楚。就像老陈,自己算完正式金反倒多了510元,直接打印了20份计算公式贴在单位电梯口,连保洁阿姨都来问他怎么算。福田区的张阿姨更逗,之前愁退休后去不了海南过冬,结果正式金多了420元,当天就给民宿老板转了定金,还在群里喊“组队去三亚”。

截至11月中旬,全国31个省份的并轨核算都收尾了,“中人”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到位率100%。其实并轨的核心是公平,以前机关和企业养老金算法不一样,现在统一后,缴得多、缴得久就拿得多,更合理。那些说“并轨即降薪”的传言,看看王姐他们的工资条就知道站不住脚。真要担心,不如自己动手算:基础养老金看社平工资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算视同工龄,职业年金查账户余额,三步就能摸个大概。

现在王姐每天遛弯都跟老邻居念叨:“早知道不瞎担心了,白愁了好几宿觉。”其实不管预发还是正式金,搞懂“基础+过渡+职业年金”这三部分就心里有数了。你们身边有没有退休的亲戚朋友算过这笔账?预发和正式金差多少?有没有遇到算错的地方?来评论区聊聊,大家互相支支招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