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5-11-27 15:49  浏览量:1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甘肃通过打造“技能甘肃”,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升级、助力教育开放大局的新路,建成国家第2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甘肃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介绍,“十四五”以来,甘肃省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能力稳步增强,完成部省打造“技能甘肃”任务,用“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办法,助力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两年、教育部连续三年表扬甘肃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在优化布局结构方面,紧扣甘肃省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所需,一校一策指导专业结构调整,累计优化调整专业424个,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适配。

“在全国率先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提质培优工程,遴选25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集中力量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优质专业。”甘肃省教育厅总督学敏维奇说,兰州新区、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南“一园三群”职教集群支撑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功能日益彰显。

在促进产教融合方面,立足“城校共生”,依托兰州新区、航天基地酒泉、镍都金昌等产业聚集区,组建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立足“校企共生”,支持兰州交通大学参与组建国家第1个、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组建国家第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服务全省14条重点产业链组建3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出台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支持政策清单40条,为职业教育赋能产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敏维奇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甘肃创新构建中高本“357”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累计招生近3万人,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构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横向融通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多样化成才需求。

在深化交流合作方面,甘肃以打造甘肃职教出海品牌“培黎工坊”为抓手,以敦煌文化、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甘肃元素”为载体,丰富“中文+职业技能”中外合作模式,丰富教学资源,面向东南亚、中亚和非洲推出一批“小而美”的职教出海项目,10所高职院校在塔吉克斯坦、文莱等8个国家开展合作办学,展现了甘肃职业教育开放发展的新作为。

“下一步,甘肃将继续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懈努力。”敏维奇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杰通讯员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