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起,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收入可能少一笔

发布时间:2025-11-25 23:21  浏览量:1

最近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朋友在传:“2026年以后退休,收入要降?”——其实不是真的“降待遇”,而是两笔钱的规则变了,部分人的到手收入会少一块,今天用大白话给你说透,看看你会不会受影响。

先讲第一个关键变化:职业年金领完就停了,不是终身领。

2014年养老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多了个“职业年金”,相当于额外的养老储蓄——单位每月交8%,个人交4%,钱都存到专属账户里,退休后按月领。但它和养老金不一样,不是领一辈子,而是按“计发月数”领完为止,60岁退休的话,刚好领139个月,差不多11年半。

举个实际例子:张叔2014年底退休,60岁,职业年金每月能领500元,从2015年开始领,到2026年正好领满139个月,这500元就停发了。他之前每月退休收入是6000元(养老金5500+职业年金500),2026年后就只剩5500元,相当于少了一笔固定收入。

尤其是2020年前后退休的人,职业年金账户积累时间更长,每月领的金额更高。比如李姨2020年退休,职业年金每月领800元,等到2031年领完,每月收入会直接少800元,影响更明显。

再讲第二个变化:过渡期结束,没有“就高不就低”的保障了。

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是养老金改革过渡期,这段时间退休的“中人”(改革前上班、改革后退休的人),养老金是“新老办法对比着算”:新办法算出来少,就按旧办法发;新办法算出来多,就按比例补差额,2024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补差额的比例已经到100%。

但2024年10月后,过渡期正式结束,2026年退休的人,只能直接按新办法算养老金,公式是固定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 。而旧办法是按“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发”,比如工龄30年能发退休前工资的80%,如果你的工资高、工龄长,旧办法算出来可能比新办法多,但现在没了“兜底”,只能按新办法领,收入自然会少。

比如王哥2026年退休,工龄30年,退休前月工资1万元:按旧办法算,能领8000元;按新办法算,基础养老金3500元+过渡性养老金1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00元+职业年金1000元,总共6000元,比旧办法少了2000元,差距很实在。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受影响,这两类人基本没变化:

第一类是2026年后才退休的年轻人。他们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按新办法缴费,职业年金积累时间长,而且新办法已经完全适配,不存在“旧办法更划算”的情况,退休收入不会少。

第二类是2014年改革时快退休的人。他们的职业年金只交了几个月,账户余额少,每月只能领几十块,领完后对整体收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相当于没变化。

再给大家说个真实案例:我亲戚刘叔是某机关单位职工,2015年退休,60岁,职业年金每月领300元,2026年就要领完了,他现在每月收入5800元,之后会变成5500元。他说:“虽然少了点,但够基本生活,就是得提前规划着花钱了。”

其实这不是政策“降待遇”,而是养老金制度从“过渡”走向“稳定”的正常调整。以前的旧办法靠财政兜底,现在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更公平也更可持续。

如果你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或者家里有即将退休的人,不妨提前查查自己的职业年金余额,算算计发月数,心里有个数。

你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从业者吗?有没有算过自己退休后的收入变化?可以在评论区聊聊,看看咱的情况是不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