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被“买断”不等于权益清零!这3项保障公司抢不走
发布时间:2025-11-25 20:15 浏览量:1
“签了买断协议,以前的工龄就白干了?”不少老员工一听到“买断工龄”,就觉得几十年的工作权益全没了——其实根本不是:买断只是解除劳动合同,这3项核心权益,公司想清零都没资格。
第一项:社保工龄“叠着算”,退休钱一分不会少
买断工龄后,公司会给你开《离职证明》,但你之前交的社保、积累的工龄,会和后续的社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比如你在这家公司干了15年,交了15年社保,买断后去新公司又交了10年——退休时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25年,不会因为“买断”变成10年。
重点提醒:让公司把社保缴到离职当月,要是公司欠缴,直接去社保局投诉补缴——社保断了,才是真的影响退休待遇。
第二项:补偿按“实际工龄”算,少1年都不行
法律里没有“买断工龄”的说法,本质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每干1年给1个月工资”(也就是“N”),干了多少年就得给多少个月。
去年有个干了20年的员工,公司说“买断只能给10个月补偿”,他拿着工资流水和劳动合同去仲裁,最后拿到了20个月的工资——别信公司“买断工龄只能按5年算”的鬼话,实际工龄是法定的补偿依据。
要是公司给的补偿低于“N”,直接拒绝签字,这是违法的。
第三项:职业病、工伤“终身追责”,买断也甩不掉
要是你在这家公司干的是“接触粉尘、化学品”的岗位,哪怕签了买断协议,离职后发现职业病,照样能找原公司赔偿。
比如有个矿工买断工龄5年后,查出尘肺病,拿着当年的工作证明和体检报告,成功让原公司承担了治疗费用——买断是解除合同,不是“解除责任”,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病、工伤责任,是终身的。
所以签协议前,一定要做离职体检,要是查出和工作相关的问题,先让公司赔偿,再签买断协议。
别踩这2个坑,买断不吃亏
1. 别签“自愿放弃一切权利”:协议里要是有这句话,直接划掉——签了,以后查出职业病都没法找公司;
2. 留好所有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至少保存3年——真要维权,这些都是实锤。
最后说句实在话:
买断工龄是“好聚好散”,不是“公司甩包袱”。你的社保、工龄、法定补偿,都是凭几十年劳动攒下的,公司没资格清零。
把这3项权益盯紧,买断只是换个工作,不是“把之前的付出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