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是蠢还是聪明?36岁自由职业者用亲身经历说透
发布时间:2025-11-20 04:48 浏览量:3
我今年36岁,做线上设计5年了,算是资深灵活就业者。这几年身边总围绕一个话题:“不交社保到底是聪明还是蠢?”有人说我每年花1.3万交社保是“冤大头”,不如存起来;也有人劝我千万别断缴,老了才知道香。我自己从刚转型时的犹豫断缴,到后来咬牙坚持,还帮朋友避过坑,今天就用我的真实经历,把这事掰扯明白。
刚做自由职业那年,我收入不稳定,第一个月只赚了3000块,看着社保缴费提醒里的1100元,我动了断缴的念头。当时觉得“社保看不见摸不着,省下来的钱能交房租、买设备,多实在”,于是直接停缴了半年。可没等我庆幸“省了钱”,麻烦就来了——我因为长期熬夜赶方案,突发急性肠胃炎,住院3天花了8000多。因为没交医保,只能全额自付,这8000块几乎是我当时半个月的收入,心疼得我直后悔。
更糟的是,去年我想在工作的城市买个小公寓,售楼处告诉我,当地要求“连续缴满2年职工社保”才能买房,我之前断缴过半年,就算现在补缴,也得重新算年限,只能眼睁睁看着看好的房源被别人抢走。这时候我才明白,不交社保看似“聪明”省了钱,实则是断了自己的后路,不仅扛不住健康风险,还会错失买房、子女上学这类关键机会。
后来我重新续交社保,还特意研究了缴费政策,发现之前的自己真是“目光短浅”。我在二线城市,按最低基数3800元缴费,每月养老+医保共1100元,其中养老保险8%会进个人账户,相当于每月给自己存304元,就算没领几年出意外,这笔钱会连本带息退给家人;剩下的钱进统筹账户,换的是终身领取的养老金和医保保障。
我给大家算笔实在账:我计划缴到60岁,共24年,算上利息,个人账户余额至少有9万元,60岁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能领9万÷139≈647元;再加上基础养老金,按退休时社平工资1.2万元算,每月能领(1.2万+7200)÷2×24×1%≈2304元,总共每月近3000元,而且每年都会涨,这是银行存款比不了的。
我老家还有个亲戚,年轻时在工厂上班,老板给交社保,他觉得“扣钱太多”,主动要求折现拿现金。现在他65岁,干不动活了,没有养老金,只能靠子女每月给的500块生活费,连买件新衣服都要犹豫半天。反观我隔壁小区的张叔,同样灵活就业,缴了18年社保,现在每月领2600元,既能自己买菜做饭,还能偶尔出去旅游,日子过得特别滋润。
还有人说“我有钱,不用靠社保”,但我认识一个开工作室的朋友,资产上百万,却一直按时交社保。他说:“钱再多,也怕遇到大病,医保能报的部分没必要自己扛;老了领养老金,不是缺那点钱,而是有份稳定收入,不用看子女脸色,心里踏实。”这句话点醒了我,社保不是“穷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应对生活不确定性的“安全网”。
当然,我也理解有些朋友因为特殊情况交不了社保,比如刚毕业没找到工作、收入极低的人群,这时候可以先办理停缴,等经济稳定后再补缴,或者选城乡居民社保,每年最低只交几百元,先给自己一个基础保障,别直接放弃。
这几年交社保,我总结了3个实用建议:第一,上班族千万别主动要求社保折现,既违法又亏了保障;第二,灵活就业者优先保医保,再保养老保险,经济紧张就按最低基数交,别断缴;第三,定期用社保APP查缴费记录,避免漏缴错缴。
其实不交社保,看似“聪明”地省了眼前的钱,实则是放弃了国家给的兜底保障,迟早要后悔。对普通人来说,交社保不是“消费”,而是给未来的自己买一份安稳。最后想问问大家,你现在交社保了吗?身边有没有人因为不交社保踩过坑?或者你对社保有什么疑问,比如断缴了怎么补、居民社保和职工社保怎么选,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