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赛场上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们的赛事担当与育人坚守

发布时间:2025-11-26 09:48  浏览量:2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暨第十二届残特奥会广东赛区的赛场内外,活跃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们的身影。他们或以精准执裁守护赛事公平,或以统筹协调保障盛会有序,或以文明实践传递生态理念,在不同岗位上诠释着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回归校园,他们将顶级赛事的实践经验转化为育人动能,让体育精神、专业精神与生态理念在学子心中深深扎根,书写着体教融合的生动答卷。

(左:李磊,中:钟丹,右:梁杰彬)

专业深耕,赛场之上显真章

站上全国顶级体育赛事的舞台,离不开长年累月的专业积淀与逐级淬炼。作为水上项目副总裁判,李磊老师凭借十余年的赛事历练,从全国锦标赛到广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再到如今的全运会,一步步成长为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核心执裁者。他不仅需精通竞赛规则,通过每年注册、每四年复训认证的严苛要求,更在本次赛事中身兼二职,既紧盯水门判罚,精准判定漏门、撞门等违规情形,又统筹6个皮划艇相关项目的执裁流程,协调团队分工、核对执裁数据、监督赛事规则执行情况,全程跟进项目的执裁流程与质量把控。

同样深耕赛事组织的钟丹老师,带着2001年九运会执裁、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主管的丰富履历,以省执委会群众体育部信息编排和体育展示处副处长的身份,全链条护航群众体育赛事。七个月时间里,他统筹全省15个地市21个群众体育项目的竞赛组织,从日程编排、人员注册到成绩发布、体育展示,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更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贯穿始终,用标准化、专业化的工作流程保障赛事高效有序开展。

在文明观赛的一线,梁杰彬老师则化身 桥梁搭建者” 与“生态传播者”他穿梭于各赛区,指导制定文明观赛方案、检查落实成效,更将学校的生态文明基因融入赛事服务细节。通过发出绿色文明倡议,呼吁观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散场时随身带走垃圾,让“生态文明不是口号,而是可触可感的行为”成为赛场内外的共识,用绣花功夫般的细致工作,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观赛席。

初心如磐,育人路上传薪火

“赛场是最好的课堂,赛事经验是最鲜活的教材。”这是三位老师共同的育人信念。李磊老师首创“情景式裁判教学法”,组织学生模拟赛事犯规判罚,将全运会中运动员路线偏差导致违规的真实案例搬进课堂,并分享运动健儿克服伤病、顽强冲刺的故事,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与拼搏精神。

钟丹老师则着眼于教学体系的优化升级,计划将全运会的标准化办赛流程引入日常教学,为年轻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推动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深度结合,助力学校打造具有生态工程特色的体育品牌。他深知,参与国家重大赛事不仅是个人的职业荣耀,更能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真实场景的实践赋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梁杰彬老师在赛事服务中积累的统筹协调与细节把控能力,也将转化为校运会及各类校园活动的策划养分。他向师生发出“做理性的喝彩者、温暖的守护者”的倡议,希望将赛场上双向奔赴的体育热情带回校园,让文明观赛、绿色参与的理念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运赛场的专业履职到校园课堂的深耕细作,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教师们以双重身份践行着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用专业能力护航赛事精彩,用育人初心浇灌青年成长,既展现了广东生态职院教师服务社会的过硬本领,也为体教融合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这样的坚守与传承,正让体育精神、专业精神与生态理念在校园与赛场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通讯员:黄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