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涨了,中人笑了,新人更稳了
发布时间:2025-11-25 21:05 浏览量:2
从2014年开始,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表面上看这样显得更公平,可实际运行起来并不简单,很多人原本以为并轨以后大家拿到的养老金会差不多,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老人、中人和新人这三类群体,到手的养老金数额还是存在明显差别。
在2014年9月之前退休的老人,他们的养老金按照老办法计算,基本上能拿到最后工资的九成,例如一位干部退休前每月拿8000元,退休后可以领到7200元,这笔钱不进入社保基金,而是由原单位直接发放,一直很稳定,但新制度实施后,这些老人反而成了低收入群体,因为后来退休的人拿得更多。
这拨人在2014年10月前就参加工作了,到2024年9月之前退休,他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这十年里,养老金政策对他们很有利,新旧办法可以比较,哪个高就能拿哪个,有些人因为缴费年头长,再加上视同缴费的年限和职业年金,最后拿到手的养老金反而比早退休的人还要多出一大块,到了2023年和2024年,这批人正好集中办退休,大家就觉得体制内退休金特别高,其实是因为这个阶段政策带来的好处一下子都体现出来了。
从2014年10月以后入职的新人,到2024年退休时,虽然他们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吃亏,这些年来机关单位的工资涨得很快,职务晋升也比较稳定,缴纳的基数比企业职工高出不少,再加上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里累积的钱可能比企业职工多出好几倍,因此新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未必比中人拿得少,甚至可能更高。
2024年10月是一个重要时间点,过渡期就结束了,之后所有新退休的人员都按新的办法计算养老金,那些在2024年9月之前退休的中人,他们的养老金已经确定下来,里面包含视同缴费和过渡补贴,金额比较高,而从2025年开始退休的新人,虽然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但他们在工作期间工资涨得很快,缴费基数也高,这样算下来,退休金其实也不低。
职业年金是个关键因素,机关单位人员平均工作二十五年到三十五年,个人账户里积累三五十万很常见,企业职工这边呢,大多数人连十万都达不到,这倒不是因为谁偷懒,而是制度设计有区别,机关工资有财政保障,每年调薪很稳定,职务晋升后工资也跟着往上涨,企业工资看市场情况,老板效益不好的时候,工资就可能一直卡在那里不动。
很多人觉得退休金差距大,其实根本原因不是体制特权问题,而是收入结构和缴费机制不同,机关人员缴费基数一直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两到三倍,基础养老金也就跟着多了,未来十年里,新退休的人会变成主要群体,他们的待遇更透明也更规范,但金额还是会明显高于企业职工。
我认识几位在机关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同志,他们退休后每月能拿到八九千块钱,日子过得挺轻松,而企业里的朋友,就算干得再久,退休金也只有四五千,这不是他们不够努力,是起点不同,规则也不一样,说到底,这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不是谁对谁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