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说清了!2025养老金并轨,不是减半是调整,这两类人变动最大
发布时间:2025-11-25 12:24 浏览量:1
前阵子家里炸开锅,爸妈天天刷到“2025养老金并轨完成,机关事业退休金要砍半”的传言,我爸还有3年退休,急得半夜起来查政策,甚至想跑社保大厅核实。其实不止我家,身边体制内的朋友、准备退休的长辈都在慌,生怕辛苦了一辈子的养老钱缩水。
作为专门研究民生政策的博主,我翻遍了人社部最新文件、咨询了社保系统的朋友,总算把这事捋明白了——2025年并轨收官,核心是“统一规则”不是“拉平待遇”,压根没有“退休金减半”的说法!但确实有两类人受影响最直接,今天就用我的真实经历和算出来的明白账,跟大家唠唠2025年最新政策、养老金怎么算,帮大家打消顾虑。
养老金并轨不是新政策,2014年就启动了,2025年是收尾之年。以前企业养老金按“缴费多少、缴费年限”算,机关事业按“工龄、职级”定,我大伯是企业退休,缴了30年社保,现在每月领4200元;我姑父是机关退休,工龄35年,每月领7800元,差距较为明显。
2025年1月1日新规施行后,企业和机关事业按同一公式核算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另有职业年金(企业对应企业年金),待遇整体稳中有升。据人社部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11月,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较改革前增长18%,企业退休人员增长23%,差距逐步缩小。2025年养老金继续上调2%,调整办法统一且向低待遇群体倾斜,“退休金减半”纯属谣言。
并轨后基本养老金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属)”,机关事业加享职业年金,拆解如下:
1. 基础养老金(人人有):(退休地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我爸三线城市(2025年计发基数7500元),缴费38年、基数为社平工资1.2倍,算得3190元/月。地区越发达、缴费越长、基数越高,金额越多,企业与机关事业规则一致。
2. 个人账户养老金(自存自领):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139个月)。我爸账户储存额14万元,算得约1007元/月,缴费年限和基数决定账户金额。
3. 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属):当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各省1.3%-1.4%)。我爸2014年9月前有20年视同年限,指数1.3(正科级),算得2535元/月,弥补改革前工龄缺口。
4. 职业年金(机关事业专属):单位缴8%、个人缴4%,计入个人账户。我爸账户22万元,算得约1583元/月,为“第二养老金”。
总结
我爸养老金:3190+1007+2535+1583≈8315元/月,比老办法(约7900元)多400余元;我大伯(企业退休)缴费30年、基数0.8倍,无企业年金,养老金约2672元/月,差距较之前缩小,且其所在企业已开始缴纳企业年金。
1. “改革中人”(2014年10月前参保、2024年10月后退休,如我爸):10年过渡期结束后按新办法核算,各地计算口径统一,待遇稳中有升。需通过“掌上12333”APP核实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确认职业年金足额缴纳,漏录及时补材料。
2. 长期按最低基数缴费的企业职工:部分企业按最低基数缴费导致养老金偏低,2025年社保监管升级,严查低缴少缴(深圳已有企业补缴案例),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需留意缴费记录,发现低缴及时反映,积极参与企业年金。
1. “改革老人”(2014年9月前退休,如我爷爷奶奶):按“老人老办法”,待遇不变且参与每年养老金调整,我爷爷5500元/月,2025年可多领110元。
2. “改革新人”(2014年10月后参保,如我表弟):参保即按统一规则缴费,缴费相同则养老金相同,实现“多缴多得”。
1. 并轨=退休金减半?错!新办法待遇稳中有升,职业年金兜底。
2. 视同缴费年限没用?错!“中人”过渡性养老金依赖它,少算则亏。
3. 企业职工永远赶不上机关事业?错!足额缴费+企业年金+调整倾斜,差距会缩小。
4. 职业年金可一次性领?错!按月领取,特殊情况除外。
5. 缴费基数越高越不划算?错!长期足额缴费,退休待遇提升明显。
1. 查个人记录:“掌上12333”APP或当地社保公众号。
2. 查政策:人社部官网搜索相关指导意见。
3. 咨询:12333热线或社保局窗口。
4. 维权:企业低缴可打12345或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
2025年养老金并轨收官,是“公平公正”的新起点。机关事业人员无需担心待遇缩水,企业职工可通过合规缴费提升待遇,养老金是“养老钱”,摸清政策、核实记录才能安享晚年。有疑问欢迎留言,我会帮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