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事业单位早退“中人”亏了?养老金规则速查

发布时间:2025-11-25 13:01  浏览量:1

“2017年提前退休,现在养老金比晚退的同事少一千多,是不是亏大了?” 这是很多2015-2018年事业单位早退“中人”的共同困惑。作为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后的“夹心层”,他们横跨新旧制度,再加上提前退休的特殊政策约束,养老金核算规则格外复杂,不少人因不懂规则错过补贴、漏领补发。其实早退“中人”不是真亏,关键是要吃透3大核心规则,摸清补发政策,今天就用案例+公式+实操步骤,把账算明白!

一、先对号入座:你是不是“合规早退中人”?

想搞懂养老金规则,先确认自己的身份,这是领对待遇的基础,少一个条件都不算合规:

1. 单位性质:必须是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均可),已企业化转制并按企业社保参保的不算;

2. 退休时段: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刚好覆盖并轨后的政策衔接期;

3. 早退条件:要么工龄满20年且男满55岁/女满50岁,要么工龄满10年且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病退),满足其一即可。

这里有个易踩坑的点:各地过渡期限不同。江苏、安徽等省是3年过渡(2015-2017年),2018年早退不算专属早退中人;北京、上海是5年过渡(2015-2019年),2018年早退仍能享过渡待遇。2018年退休的一定要查当地政策,别错过福利窗口期。

二、养老金怎么算?3笔钱+1个关键折算

早退“中人”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四部分组成,核心差异在“过渡性养老金折算”和“职业年金扣减”,直接决定待遇高低:

1. 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领得越多

公式很简单:(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2×总缴费年限(含视同)×1%

• 总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9月前工龄)+实际缴费年限(2014年10月后缴费);

• 早退会少缴几年社保,比如提前3年退休,总缴费年限就少3年,这是待遇差距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2. 个人账户养老金:自己的“养老积蓄”

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5岁早退是170个月,60岁正常退休是139个月)

• 早退的计发月数更多,同样的账户余额,每月领得更少;

• 比如账户余额10万元,55岁退每月领588元,60岁退每月领719元,差距明显。

3. 过渡性养老金:“中人”独有的福利,早退也能多领

这是早退“中人”最容易漏算的钱,专门弥补改革前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的缺口,核心是“视同缴费年限折算”:

公式: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折算后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2%-1.4%,各省统一)

折算比例是关键,2015-2018年逐年递增,各地标准略有差异:

• 3年过渡地区(如江苏、安徽):2015年70%、2016年80%、2017年90%;

• 5年过渡地区(如北京、上海):2015年60%、2016年70%、2017年80%、2018年90%。

举个例子:河南张阿姨2016年早退,视同缴费年限27年,当地折算比例83%,过渡系数1.3%,计发基数7500元,视同缴费指数1.1。她的过渡性养老金=7500×1.1×(27×83%)×1.3%≈226元/月,比不折算多领156元。

4. 职业年金:早退最大的“损失点”

这是“中人”的补充养老金,单位缴8%、个人缴4%,提前退休会扣减补助比例:

• 提前1年扣8%,提前2年扣16%,提前3年扣24%;

• 比如某“中人”提前3年退休,职业年金账户余额20万元,扣减24%后每月领1006元;若正常60岁退,账户余额可能涨到25万元,每月能领1798元,光这一项每月差792元。

三、为啥觉得“亏”?3个核心误区要避开

很多早退“中人”觉得待遇低,其实不是政策不公,而是踩了这3个坑:

1. 没算视同缴费年限折算,白白少领钱

2014年9月前的工龄是“视同缴费年限”,早退时会按比例折算,不是全额计入。比如姑父2017年早退,视同缴费年限29.5年,当地30年以上工龄折算比例90%,折算后26.55年,过渡性养老金每月多领近200元,最初核算时工作人员没算,导致每月少领290元。

2. 预发待遇≠最终待遇,差额能补发

改革初期,很多地区按“老办法”预发养老金,等政策理顺后会按“新办法”重新核算,差额从退休当月开始补发。山东李先生2018年早退,最初每月领1500元过渡性养老金,实际应领1720.32元,漏发12个月,最终追回2643.84元。

3. 忽略特殊倾斜补贴,福利没拿全

重病、边远地区工作、特殊岗位的早退“中人”有额外补贴:

• 重病或重度残疾:每月加发50-200元;

• 边远地区工作满10年:每月加发3%-5%养老金;

• 教师、医护等特殊岗位满15年:同样有倾斜。

邻居阿姨2018年从乡镇事业单位早退,身患重病且在边远地区工作18年,每月多领150元重病补贴+120元边远地区补贴,之前没申报,半年后才追回1620元。

四、好消息!2025年补发提速,20省已落地

2024年10月十年过渡期结束后,各地开始集中补发早退“中人”的养老金差额,截至2025年11月,已有20个省份明确补发到账时间表:

• 8-9月:上海、浙江、湖南、贵州等已完成发放;

• 10-11月:河北、云南、江西等陆续到账;

• 年底前:黑龙江、宁夏、辽宁等收尾。

补发金额=(正确核算的养老金-预发金额)×漏发月数(从退休当月算到更正当月),而且不用主动申请,社保部门会自动核算,直接打入养老金账户。比如江苏某事业单位2015年早退的王师傅,最近收到了累计8.6万元的补发款,每月养老金从4300元涨到5100元。

五、实操指南:3步查清楚自己该领多少

1. 查视同缴费年限: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携带身份证、退休证到社保窗口,打印《养老金核算单》,确认2014年9月前的工龄是否全部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参军、下乡插队、改革前国企工龄都算);

2. 核折算比例:对照当地过渡政策,确认自己退休年份对应的折算比例(比如2017年退休,3年过渡地区按90%算),公式是“折算后视同缴费年限=原视同缴费年限×折算比例”;

3. 查补发进度:通过“掌上12333”APP,或拨打12333热线,查询本省补发批次和到账时间,若对金额有异议,可提交复核申请。

六、这些情况的早退“中人”其实不亏

不是所有早退“中人”都待遇低,这3种情况反而划算:

1. 视同缴费年限长(25年以上):哪怕早退,折算后的过渡性养老金仍很高,再加上补发,待遇接近正常退休;

2. 有特殊倾斜补贴:重病、边远地区工作、特殊岗位的,额外补贴能弥补职业年金扣减的损失;

3. 身体原因早退:虽然每月养老金少,但多领了几年,总体收益不一定比晚退少。

比如河南某中学2016年病退的李老师,工龄32年,视同缴费年限28年,折算比例83%,加上重病补贴,每月养老金4800元,比同期正常退休但无倾斜补贴的同事仅少300元,却多领了5年养老金,总体反而多拿近15万元。

七、常见疑问解答

1. 2018年退休,所在省是3年过渡,还能享受折算吗?不能,3年过渡地区2018年已超出过渡期限,按正常早退规则核算,无专属折算补贴;

2. 职业年金扣减能恢复吗?不能,提前退休扣减是政策规定,但晚退期间多缴的职业年金及利息,会让账户余额大幅增加;

3. 错过补发申报怎么办?只要在2026年底前提出复核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社保部门会重新核算,差额仍能补发。

总结:早退“中人”不是亏,是福利没算清

2015-2018年事业单位早退“中人”的养老金规则,核心是“视同缴费年限折算+过渡性养老金补发+特殊倾斜补贴”。觉得“亏”,大多是因为没搞懂折算规则、漏领了补发金额,或是忽略了额外补贴。随着2025年各地补发落地,待遇差距会进一步缩小,而且养老金会纳入年度调整体系,和社平工资、物价涨幅挂钩,长期保障稳定。

其实退休选择没有绝对的“亏”与“赚”,早退能多享受几年退休生活,晚退能拿更高的养老金,关键是算清自己的账。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是2015-2018年事业单位早退的“中人”吗?所在省份补发到位了吗?评论区留下你的退休年份、省份和视同缴费年限,我帮你估算该领多少养老金和补发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