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金并轨敲定!机关退休金调整,这两类人待遇变了,别乱传
发布时间:2025-11-25 10:35 浏览量:2
最近刷到不少关于养老金的传言,一会儿说“并轨后机关退休金要砍半”,一会儿说“企业和机关养老金要一刀切”,搞得在岗的、快退休的朋友都心里打鼓。其实这些都是没根据的瞎猜!2025年养老金并轨正式完成,核心是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规则变统一,不是降待遇,反而更公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2025年7月已经发了正式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统一调整比例是2024年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各地不能超这个上限 。而且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用同一套调整办法,就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加适当倾斜,重点帮养老金偏低的人多涨点 。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透,并轨到底改了啥、谁会受影响、待遇怎么算,那些谣言咱直接戳破。
首先得弄明白,养老金并轨不是“拉平待遇”,而是“规则统一”。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是“单位养老”,个人不用缴费,退休金靠财政发,主要看工龄和职级;企业职工是个人缴8%、单位缴16%,待遇看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这就是大家说的“双轨制”。并轨后,两边都按同一套规矩来:个人缴8%、单位缴16%,机关事业单位额外强制缴职业年金(个人4%、单位8%),退休后待遇都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三部分组成。简单说,就是“制度公平了”,不是“大家拿一样多”,机关人员待遇不会凭空降,企业职工也不会突然追平。
这次并轨完成后,有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变化最明显,得重点关注,其他人基本没影响。
第一类:2014年10月后入职的“新人”——待遇好坏,全看缴费多少
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退休待遇大概跟着同职级的人走,跟自己缴多少关系不大。现在不一样了,待遇高低直接和缴费挂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是空话。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很简单:(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账户里的钱除以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
举个例子,同样是正科级,A一直按当地社平工资的100%缴费,B一直按60%最低基数缴,退休后A的基础养老金可能比B多40%。而且职业年金是“第二份养老金”,如果在岗时断缴,或者单位没足额缴,退休后就少了一笔稳定收入,待遇会明显下降。不过好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了,跨单位、跨地区调动,养老关系和个人账户都能跟着转,缴费年限连续算,比以前灵活多了,但别忘了同步转移职业年金,别落下这笔钱。
对“新人”来说,并轨不是降待遇,而是打破了“躺赚高待遇”的旧模式。只要在岗时按实际工资基数缴费,缴的年限越长、基数越高,退休后拿的就越多,待遇反而更有保障。
第二类:2014年10月前入职、2025年后退休的“中人”——过渡金没了,但待遇不缩水
“中人”是并轨的核心衔接群体,既有旧制度的工龄(叫视同缴费年限),又有改革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国家为了保障他们待遇不降低,设置了2014到2024年这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是“旧办法待遇+新办法待遇差额×过渡系数”,过渡系数每年减10%。
2025年过渡期结束,过渡系数降到0,以后退休只能按新办法算,不再按旧办法核算。但大家放心,视同缴费年限还会算进基础养老金里,比如你2014年前有15年工龄,这15年就按规定算视同缴费年限,职级越高,视同缴费基数就越高,基础养老金也越多。而且人社部明确了“保障中人退休待遇不低于旧制度水平”,如果新办法算出来的钱比旧办法少,财政会补贴补足,不会大幅下降。
还有个好消息,2025年很多“中人”能领到补发的钱。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如果新办法待遇高于旧办法,之前是按比例发放高出部分,2025年起就能领100%全额了;之前因为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缴费指数核算等问题没补发到位的,2025年也会全面清算补发。不过待遇增长速度会变慢,而且和实际缴费的关联度提高了,改革后缴费多的人,待遇会比缴费少的人差距越来越大。
这里要明确说清楚,有两类人完全不受2025年并轨完成的影响,别瞎担心:
一类是2014年10月前已经退休的“老人”,还是按以前的旧办法领退休金,由财政足额发放,待遇标准和调整机制都不变,网上说“老人退休金减半”就是纯谣言;
另一类是2025年前已经退休的“中人”,过渡期内已经按当时的过渡系数算好待遇了,退休后只需要跟着全国养老金统一调整涨钱就行,不会追溯扣减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稳稳的。
再澄清几个大家最关心的误读,别被谣言带偏:
误读1:并轨就是机关和企业养老金一样多?
真相:并轨是“制度统一”,不是“待遇一致”。机关事业单位有强制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自愿参保的,这是主要差距。而且养老金调整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企业里养老金偏低的人,涨幅可能反而更高。
误读2:2025年养老金只涨2%,所有人都一样?
真相:2%是全国平均调整比例,具体到个人,要看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的总和 。比如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能多涨,缴费年限长、基数高的人,挂钩调整部分也会更多 。
误读3:跨省转移社保,养老金会缩水?
真相:社保跨省转移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额转移,统筹基金按规定比例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不会影响养老金计算标准。
误读4:职业年金会被取消?
真相: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强制缴纳的,是国家保障待遇的补充养老,不会随便取消。
还有个实用提醒,大家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查一查自己的缴费记录和视同缴费年限有没有录全,如果有问题,2027年前还能申请修正。企业职工要注意,让单位按实际工资基数缴费,别让单位按最低基数缴,不然退休后养老金会差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朋友,别断缴职业年金,这可是退休后的重要收入来源。另外,异地认证不用跑断腿,现在电子社保卡上1分钟就能搞定,认证超时也不会直接停发,会有补认证的机会。
养老金并轨完成,是我国养老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核心是实现“制度公平”,让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能在同一套规则下享受养老保障,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更明显了。对“新人”来说,是责任和待遇挂钩;对“中人”来说,是平稳过渡、待遇有保障;对“老人”来说,是待遇不变、安心养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属于这次并轨调整中的“老人”“中人”还是“新人”?已经查过自己的缴费记录和视同缴费年限了吗?对于2025年养老金调整,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一起把政策读懂、把权益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