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十年过渡期结束了,为啥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5-11-25 10:06 浏览量: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202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后,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的工作人员,养老金是按照国人部(2005)60号文件的规定来计算的,被称为退休老人;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养老金是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精神来计算的。
按照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期间办理退休的工作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养老金是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
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的养老金能,遵循的原则是保低限高。
所谓保低,是指按照老办法的养老金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待遇执行,这种情形在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特别是有企业实际缴费年限的人,很可能新办法计算的待遇就会低于老办法计算的待遇。
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的,高出部分是按照十年过渡期的比例计发,第一年退休计发比例为10%,第二年退休的计发比例为20%,以此类推,到2024年1月到9月30日退休,计发比例为100%,这就是限高。
保低限高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与201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的工作人员,在养老金计算中的一种过渡性办法,主要目的是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和顺利推进,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养老金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同时又要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养老金,是十年过渡性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一种过渡办法,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中人中办法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养老金计算办法,包含了老办法计算和新办法计算两个属性,对比后的结果才是自己的养老金。
十年过渡期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到2024年9月30日结束。在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包括了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四个部分。
在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中,过渡性养老金作为养老金中的一个类别,相当于是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弥补办法。过渡性养老金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指在个人 账户建立之前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没有实际缴费,没有个人账户,于是采用过渡性养老金的办法来进行弥补。
十年过渡期退休中人,属于十年过渡期的养老金,是对整个养老金的总称,过渡性养老金只是养老金中的一个子项目,比如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相当于养老金家族中的一个成员。
在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仍然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四个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属于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属于补充养老金,总称为养老金。
新办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是为视同缴费年限量身定制的养老金种类。包含了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等四个数据。
其计算办法为:
过渡性养老金 = 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比如,张三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视同缴费年限为30年,视同缴费指数为1.246,假如是在四川办理退休,四川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321元,四川机关事业单位过渡系数为1.4%。
他的过渡性养老金= 养老金计发基数8321元×视同缴费指数1.245×视同缴费年限30年×过渡系数1.4%=435455元。过渡性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本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加上职业年金就是本人的全部养老金,统称为养老金待遇。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十年过渡期,养老金是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计算,这是过渡期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计算办法中包括了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被称为十年过渡期的养老金待遇,不是单指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新办法计算养老金的一个子项目,属于养老金一个组成部分。只要有视同缴费年限,就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