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养老金重算补发 谁补得多?这几类人差出千把块
发布时间:2025-11-24 12:58 浏览量:2
最近全国31省市的养老金重算补发都在推进,不少人已经收到到账通知,但金额差得有点明显。有人补了几百块,有人能拿两千多,这不是随机的,是几类人的“先天条件”在起作用。
先明确,这次补发不是人人有份,主要针对三类人:2025年1-9月退休的“基数重算人”,2024年底前退休的“普调补差额人”,还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收尾补钱人”。其中补得最多的,往往是这几类。
第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中人”。他们是2014年10月改革前参保、之后退休的群体,2025年是十年过渡期的收尾年,补发的是之前没结清的差额。比如山东的张老师2020年退休,今年8月收到了12800元的一次性补发,这是新老办法对比后的尾款,加上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补差,金额通常比普通退休人员高不少。开封今年还专门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缴费基数,有2.7万多人补上了每月几块到几十块的差额,虽然单笔不多,但叠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钱。
第二类是缴费档次高、工龄长的人。补发金额看的是“基数差额×缴费指数×工龄×补发月数”,这几项都占优的话,金额自然就上去了。比如北京的李叔,今年1月退休,工龄40年,缴费指数1.5,当地新基数比旧基数涨了152元,每月差额能到250元,补发8个月就是2000元。而同样工龄3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指数只有0.6,退休时间又晚到6月,补发月数只剩4个月,最终可能只补500多块,两者差出三倍多。
第三类是补发月数多的早退休人员。今年多数省份的新基数在8月左右公布,1-3月退休的人能补8到10个月,而5月之后退休的可能只补3到4个月。比如河南的王阿姨3月退休,工龄38年,含10年视同缴费,每月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差额加起来有272元,补发10个月就到了2720元;要是6月退休,同样的差额,补发2个月也就500多。
很多人疑惑“工龄长为啥补得少”,其实是其他条件拖了后腿。比如有位35年工龄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指数只有0.6,6月退休只补4个月,最终金额还不如30年工龄、1月退休的人多。这也说明,补发金额从来不是“工龄说了算”,是缴费档次、退休时间、地区基数涨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次补发其实是“政策衔接的差额兑现”,不是额外福利,核心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跨省参保的人要确认社保转移记录,比如北京的赵先生之前没转河北的5年缴费,补发表少了80元,转完手续才补上差额。
现在各地补发都到了尾声,你身边的人补发金额差得多吗?那些补得少的,是因为退休晚了,还是缴费档次没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