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落地,机关退休金减半?别信谣言!
发布时间:2025-11-24 11:47 浏览量:2
今早去小区门口的早餐摊,看见张科长扒拉着油条皱眉头:“群里说并轨后退休金要减半,我这干了35年的,难不成退休后连买肉都得算计?”
这话最近在机关和小区里传得比秋风还快——2025年7月养老金并轨正式收官,企退和事退人员的计算规则统一了,网上就冒出来“机关退休金要砍半”的说法。上周社区开座谈会,光来问这事儿的叔叔阿姨就坐满了一屋子,连卖菜的李婶都凑过来:“那我家老头企业退休的,是不是能多拿点?”其实哪是砍待遇啊,这是把两套养老规则并成了一套,咱们怕的不是“规则变了”,是怕自己熬了半辈子的辛苦,最后落不着踏实的晚年。
别慌!退休金减半是谣言,钱袋子稳着呢
昨天在楼下快递站取件,碰到中学老师王姐正抱着手机算“职业年金”:“听说以后退休金里多了这笔钱,是不是真的?”
先把最实在的话说透:机关退休金绝对不会减半,2025并轨改的是“规则统一”,不是“砍待遇”。咱普通老百姓不用被谣言吓着,掰开揉碎了算笔账就明白:
现在机关退休的钱,是“四笔钱”凑起来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只给2014年前上班的“中人”),再加上强制缴的职业年金。就拿张科长来说,他工龄35年,2014年前的20年算“视同缴费”,不用自己掏钱但国家认;现在每月工资里扣8%的养老保险,单位还帮缴20%,另外职业年金个人缴4%、单位缴8%,这些钱全进自己账户。
前几天他拿着社保局的测算单给我看:按2025年新办法算,基础养老金3620元,过渡性养老金1325元,个人账户每月能领890元,再加上职业年金1480元,每月总共能拿7315元——比按老办法算的还多了230块!你看,哪来的“减半”?分明是稳中有升。
还有人担心“企退和事退待遇会一样吗”,其实也不是。并轨是“规则一样,但钱多少看自己缴了多少”。比如楼下王大爷是企业退休,缴费基数一直按最低标准,每月拿3300元;但同小区的央企退休职工张阿姨,缴费基数高还缴了企业年金,每月能拿8800多——这差距不是因为单位性质,是因为人家缴的多。
这两类人得留心,但不是“吃亏”是“更公平”
今早小区宣传栏贴了并轨政策,物业李叔凑过来问:“都说有两类人受影响深,我算不算?”
其实所谓“受影响深”,是规则变了后,待遇计算更靠“真金白银的缴费”,主要是这两类人:
一类是2014年后才入职的机关“新人”。他们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只算基础和个人账户,再加上职业年金。但这不是吃亏——比如刚入职的公务员小王,每月按实际工资缴社保,职业年金账户里的钱逐年攒着,退休后这笔钱能直接拉高待遇,比老办法更透明。
另一类是以前缴费基数低的企业职工。2025年开始查“低缴少缴”更严了,企业必须按实际工资缴社保。深圳有个电子厂,之前按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今年被查后补了差额,员工个人账户平均多了1.2万,退休后每月能多拿86块——这其实是帮大家把该得的钱攥紧了。
前几天社区社保专员举了个例子:贵阳的企退人员李师傅,缴费28年每月拿3300元,2025年养老金调整时,他的涨幅是4%,而同工龄的机关退休人员涨幅是2.7%——这政策是“帮低收入的多涨点”,慢慢缩小差距。
不是“谁占便宜”,是咱的养老更踏实了
傍晚跳广场舞时,张科长笑着说:“算明白账了,以后每月多拿200多,够买俩猪蹄了!”
其实并轨不是“谁吃亏谁占便宜”,是把养老规则掰扯清楚了——以前是“单位不一样,钱不一样”,现在是“缴得多、缴得久,钱就多”。咱们普通老百姓要的从来不是“和别人一样多”,是自己熬的那些年,能换份稳当的养老金。
就像楼下王大爷说的:“我缴的少拿的少,不亏;人家缴的多拿的多,也该。”现在规则统一了,谁也不用猜“别人的钱是不是比我多”,只要自己按规矩缴,晚年就能踏实——这才是真的公平。
说到底,养老不是“赌单位”,是“靠自己”。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好好缴社保、攒点补充养老,日子都能过得稳当。毕竟咱们要的不是“比别人多拿多少钱”,是退休后能踏实买个菜、跳个舞,不用为钱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