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扣除确认12月1日启动!正确填写多退钱,14个避坑要点快存好

发布时间:2025-11-22 18:38  浏览量:1

12月1日起个税扣除确认!这样填多退几千元,14个坑千万别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Xc0eFaaQ

各位朋友注意了!2026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从12月1日起就正式开始了,截止到12月31日结束。别觉得这事儿“可做可不做”,也别想着“等明年再说”——要是没及时确认,明年每个月发工资时可能会多扣税,到时候再补填就得等年度汇算才能退税,白占了大半年的流动资金;要是填错了,还可能影响退税,甚至被税务部门提醒更正,反而麻烦。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怎么确认、怎么填能多退钱,还有14个容易踩的坑得避开,看完你照着做就行,不用懂复杂的税法知识。

首先得搞明白,为啥每年12月都要确认个税扣除信息?简单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咱能享受的“减税福利”,比如养孩子、还房贷、赡养老人这些开支,都能按规定从收入里扣除,扣得越多,要交的税就越少。但这些信息每年可能会变——比如孩子今年满3岁了,能新增“子女教育”扣除;房贷还清了,就得把“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取消;或者换了工作,任职单位变了,信息也得更新。要是不确认,系统就会默认按去年的信息来,要是今年情况有变化,要么少扣了税、多交了钱,要么多扣了税、后续还得补,所以这一步必须得做,而且要做对。

接下来是重点:怎么填才能多退钱?其实核心就是“该享的福利别漏了,能选的扣除方式选对了”,这两点做好了,多退几千块不是难事。

第一点,把能享受的扣除项目全填上,别漏项。目前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7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大家可以对着自己的情况捋一捋:家里有3岁以下宝宝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能扣,每个月1000元;孩子上幼儿园到大学的,“子女教育”每个月能扣1000元,多一个孩子多扣1000元;自己在考学历、考职业资格证的,“继续教育”能扣;还房贷的选“住房贷款利息”,租房的选“住房租金”(这俩不能同时选);家里有60岁以上老人要赡养的,“赡养老人”能扣,独生子女每个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分摊2000元额度;要是今年有大病医疗支出,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8万元以内能扣。很多人容易漏的是“继续教育”和“大病医疗”——比如今年考了个教师资格证、会计证,或者家人住院花了不少钱,这些都能填,别觉得“麻烦”就不弄,每一项都能帮你少交税。

第二点,选对扣除方式,尤其是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分摊方式。比如“子女教育”,可以选夫妻一方全额扣(每月1000元),也可以两人各扣50%(每人每月500元);“住房贷款利息”,可以选夫妻一方扣,也可以约定比例;“赡养老人”,非独生子女可以和兄弟姐妹约定分摊额度,但每人最多不能超过1000元。怎么选更划算?简单说,谁的收入高、税率高,就让谁多扣。比如丈夫月薪2万,税率20%,妻子月薪8000,税率3%,那“子女教育”和“房贷利息”就全让丈夫扣,这样能少交更多税——丈夫多扣2000元,就能少交2000×20%=400元税,而妻子扣的话只能少交2000×3%=60元,差距很明显。还有“赡养老人”分摊,要是兄弟姐妹里有人收入高、有人没收入,没收入的就别分摊了,让收入高的多分摊,能整体少交税,这点家里人商量好就行,填的时候按约定好的比例填,别乱填。

第三点,及时更新变化的信息,别让旧信息拖后腿。比如今年换了工作,新单位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要填对,不然扣除信息会关联到旧单位,新单位没法扣,导致你每月多交税;要是老人今年满60岁了,12月确认时就加上“赡养老人”扣除,明年1月就能开始享;要是孩子今年大学毕业工作了,“子女教育”扣除就得取消,别还挂着,不然税务系统会预警。这些变化的信息,确认时一定要改过来,别等明年发现问题再调整。

说完了怎么多退钱,再跟大家说14个千万别踩的坑,这些坑都是每年大家最容易出错的,避开了就能少走弯路:

1. 子女教育扣除里,孩子没满3岁不能填,得等满3岁当月再填;

2. 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不能同时扣,选一个最划算的,别都填;

3. 赡养老人扣除,老人必须满60岁,而且得是自己的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岳父母、公婆不算;

4.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只能填自己的孩子,不能填孙辈、侄辈;

5. 继续教育扣除,只有学历教育(比如专升本)和职业资格证(比如建造师)能扣,兴趣班、健身课不算;

6. 大病医疗扣除,只能填自己、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的大病支出不能填在自己名下;

7. 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每人分摊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别想着一人全扣2000元;

8. 换工作后,要在“任职受雇单位”里选新单位,别还留着旧单位信息;

9. 填写住房租金时,租赁地址、房东信息要填对,别瞎填,税务部门可能会核查;

10. 房贷利息扣除,只能填首套房贷款,二套房、三套房不算;

11. 扣除信息填错后,要及时修改,别想着“反正系统没发现”,后续汇算时会比对,错了还得改;

12. 不要随便填虚假信息,比如没孩子却填子女教育,没房贷却填房贷利息,这属于偷税,会被追缴税款和罚款;

13. 12月31日前必须确认,过了截止日期不能补确认,只能等明年汇算时调整;

14. 确认完后,要再核对一遍,看看有没有漏填、错填的项目,别提交后就不管了。

最后跟大家说下确认的具体步骤,很简单,在手机上用“个人所得税”APP就能操作,3分钟就能搞定:

第一步,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登录自己的账号,在首页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点进去;

第二步,选择“2026年度”,然后点“一键带入”,系统会显示去年的扣除信息,问你“是否带入2026年度”,点“确认”;

第三步,检查每一项扣除信息:要是今年情况没变化,就直接确认;要是有新增的(比如孩子满3岁了),就点“新增”,选对应的扣除项目,按提示填信息;要是有取消的(比如房贷还清了),就点进去选“删除”;

第四步,所有信息核对完后,点“提交”,显示“提交成功”就完事了。

要是不会用手机,也可以让子女、配偶帮忙操作,或者去当地税务局大厅,工作人员会协助办理,别因为“不会弄”就放弃确认。

还有朋友问,确认完后怎么知道自己能退多少钱?其实现在没法精确算,得等2027年3月到6月的年度汇算时,系统会自动汇总你2026年的收入、扣除、交税情况,算出应退或应补的税额。到时候打开APP,按提示做年度汇算,要是能退税,提交申请后,钱会直接打到你的银行卡里,很方便。

最后再提醒一句:12月1日到12月31日,就这一个月时间,别拖延!现在就打开“个人所得税”APP,花几分钟确认一下,该填的填、该改的改,明年就能少交税、多退钱,这是咱合法合规能享的福利,千万别错过。要是填的时候有疑问,也可以打12366税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会给你详细解答,放心去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