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12月1日起个税扣除确认,这样操作多退几千,坑别踩错!
发布时间:2025-11-22 00:56 浏览量:3
12月一到,有件事千万别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开始了!不管你是上班族、自由职业者,还是有房贷、养娃、赡养老人的情况,只要操作对了,明年可能多退几千块税;要是填错了、漏确认了,不仅拿不到退税,还可能被追缴税款。今天用大白话把确认流程、省钱技巧、避坑要点全讲透,2000字干货,看完直接上手操作,别让自己吃亏!
先搞懂为啥要确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给的减税福利,比如养娃、还房贷、赡养老人都能少交税。但每年政策可能微调,而且你的情况也可能变(比如孩子上学了、房贷还清了),所以每年12月要确认下一年度的扣除信息,要是没确认,系统会自动默认上一年的信息,万一不符合新情况,就会影响减税,甚至多交税。
一、先明确:这6项扣除能减税,看看你能享几项
首先得知道自己能享受哪些扣除,一共6项,对照看看:
1. 子女教育:3岁以上到博士阶段,每个孩子每月扣1000元,夫妻可以一人扣一半,也可以一人全扣。
2. 继续教育:自己考学历(比如专升本),每月扣400元,最多扣48个月;考职业资格证(比如教师资格证、会计证),拿证当年一次性扣3600元。
3. 大病医疗:一年内自己或家人看病花的钱,扣除医保报销后,超过1.5万元的部分,最多能扣8万元,夫妻两人可以选一方扣。
4. 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房贷,每月扣1000元,最多扣240个月(20年),只能夫妻一方扣。
5. 住房租金:在外地租房没买房的,根据城市级别扣,每月800-1500元(比如一线城市1500元,二线1100元),不能和房贷利息同时扣。
6.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扣2000元,非独生子女最多扣1000元,只能扣自己的父母(包括养父母、继父母)。
这些扣除项能直接减少你的应纳税所得额,简单说就是“扣得越多,交的税越少,退税越多”。比如你月薪1万,有房贷+养1个娃,每月能扣2000元,一年少交几百甚至几千块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
二、3步完成确认,手机5分钟搞定(附详细步骤)
确认不用跑税务局,用“个人所得税”APP在家就能办,分3步走,超简单:
第一步:准备好材料,避免填错
先把这些东西准备好,省得填的时候翻来翻去:
- 身份证、银行卡(退税会打到这张卡,必须是一类卡);
- 子女教育: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
-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的学校名称,职业资格证的证书编号;
- 住房贷款:房贷合同编号、贷款银行、首次还款日期;
- 住房租金:租房合同编号、出租方信息、租房地址;
- 赡养老人:父母的姓名、身份证号,非独生子女还要准备兄弟姐妹的分摊协议。
第二步:打开APP操作,3种情况对应不同方法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登录后在首页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再选择“2025年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对应的扣除项,分3种情况操作:
1. 信息没变化(去年填过,今年没变):直接点“一键带入”,系统会把去年的信息自动带到2025年,核对一下没错,提交就行,全程不到1分钟。
2. 信息有变化(比如孩子上小学了、换租房了):先一键带入去年信息,再找到要修改的项目,点“修改”,更新信息后提交。比如去年孩子读幼儿园,今年上小学,就修改“子女教育”里的学校信息。
3. 今年新增扣除(比如刚买房、刚有孩子):直接点“新增”,选择对应的扣除项,按提示填信息、上传证明材料(比如房贷合同照片),提交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就生效。
第三步:核对确认,确保没出错
提交后一定要再核对一遍,重点看这3点:扣除项目对不对、扣除金额准不准、扣除人是谁(比如夫妻分摊的有没有填对)。核对无误后,就完成了,接下来就等明年个税汇算清缴时退税就行。
这里提醒一句:如果今年有扣除项没填,比如上半年看病花了不少钱,没来得及填大病医疗扣除,这次也能一起补填,照样能享受减税。
三、这样操作多退几千,4个省钱技巧别错过
1. 夫妻分摊选对更省钱:比如有房贷利息扣除,夫妻双方谁的工资高,就让谁全扣,因为工资高的税率也高,扣完能少交更多税。比如老公月薪2万,老婆月薪8000,让老公扣1000元房贷,比两人各扣500元能多省几百块。
2. 继续教育扣税别浪费:考职业资格证的,拿证当年一定要记得填,一次性扣3600元,相当于多退几百块税。比如今年考了注册会计师,12月确认时填上证书编号,明年就能享受扣除。
3. 大病医疗年底汇总填:一年内看病的票据别丢,年底汇总一下,超过1.5万元的部分都能扣,最多扣8万元。比如今年看病花了10万元,医保报销6万,自己花了4万,超过1.5万的部分是2.5万,能全扣,少交不少税。
4. 租房和房贷别同时填:要是既有房贷又在租房,只能选一个扣,选哪个更划算?比如在一线城市租房,每月能扣1500元,比房贷的1000元多,就选租房扣除;要是在三四线城市,房贷和租房扣除差不多,选哪个都行。
四、14个坑千万别踩,踩了可能少退税甚至补税
1. 漏确认直接影响减税:12月31日前必须确认,没确认的话,明年系统可能暂停你的扣除,导致多交税,到时候再补填就麻烦了。
2. 填错子女信息:孩子没满3岁就填子女教育扣除,或者填了别人的孩子信息,都会被驳回,还可能影响信用。
3. 重复扣除:夫妻双方都填了同一项扣除,比如都填了房贷利息扣除,会被系统识别为重复,需要更正后才能享受。
4. 房贷不是首套房还填:只有首套房房贷才能扣除,二套房、三套房填了会被追缴税款,一定要确认自己的房贷是不是首套房。
5. 赡养老人填了岳父母/公婆:只能扣除自己的父母,填岳父母或公婆的不算,白填还可能出错。
6. 租房扣除没填租房合同:虽然不用上传合同,但信息要真实,要是填了虚假的租房地址、合同编号,被查到会影响信用,还得补税。
7. 大病医疗填了医保报销部分:只能填自己实际花的钱(扣除医保报销后),填了报销部分会导致扣除金额错误。
8. 继续教育填了非学历教育:比如报了兴趣班、培训班,不算继续教育,填了会被驳回,只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才行。
9. 银行卡不是一类卡:退税需要打到一类卡,二类卡、三类卡可能收不到钱,填之前确认一下银行卡类型。
10. 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填了2000元:非独生子女最多只能扣1000元,填2000元会被系统识别错误,需要分摊后再填。
11. 扣除期限超了还填:比如房贷已经还了20年,还在填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会被追缴税款,最多只能扣240个月。
12. 填了虚假证明材料:比如伪造房贷合同、职业资格证,一旦被查到,不仅要补税,还会影响个人征信,以后贷款、办信用卡都受影响。
13. 忘记修改信息:比如孩子已经毕业工作了,还在填子女教育扣除,会被系统发现,需要补税。
14. 自由职业者不确认:自由职业者虽然没有单位代扣个税,但同样能享受扣除,不确认的话,明年汇算清缴时会多交税,一定要重视。
五、常见问题解答,解决你的疑惑
1. 12月没时间确认,明年能补吗? 可以补,但会影响明年前几个月的扣除,导致前几个月多交税,建议还是12月内完成。
2. 信息填错了怎么办? 提交后发现错误,随时可以在APP上修改,修改后系统会重新审核,不影响扣除。
3. 没有智能手机,不能线上确认怎么办? 可以让子女、家人帮忙线上操作,或者带身份证去当地税务局窗口,工作人员会帮忙办理。
4. 今年刚退休,还需要确认吗? 要是今年还有工资收入,或者有其他应税收入,就需要确认;要是已经完全退休,没有应税收入,就不用确认。
你已经确认个税扣除了吗?说说你的退税经历
个税扣除确认虽然是每年的“常规操作”,但里面藏着不少省钱技巧,也有很多坑,稍不注意就可能吃亏。12月1日到12月31日只有一个月时间,建议大家尽快操作,别拖到最后忘了。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今年能享受几项个税扣除?已经完成确认了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的朋友、同事,让更多人知道怎么操作,一起多退点税,给自己多攒点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