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多措并举 打造残疾人多元职业技能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28 09:14  浏览量:2

台海网11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陆军航/图 通讯员 曾莉琪)“欢迎来‘星空咖啡’,喝我亲手做的咖啡!”第一天上班的孤独症青年黄勋宸开心地笑着,热忱地发出邀请。

第34个国际残疾人日前夕,昨天上午,“星空咖啡”翔安店揭牌开业,5名孤独症青年和1名听障青年正式上岗工作,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咖啡师。这是厦门市残联促进孤独症青年就业,加强孤独症群体全生命周期关爱服务的具体举措。现场活动由厦门市残联主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翔安区残联、民建翔安区基层委、新华书店(新店门店)协办,厦门维恩电器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

现场直击

强化培训 孤独症青年上岗就业

给自己一杯咖啡的时间,走进“星星”的世界。在翔安区新店街道新莲路的新华书店,23岁的孤独症青年陈科宇正在操作咖啡机,称豆、研磨、压粉、萃取……几分钟后,他亲手将一杯香浓的经典美式咖啡递到顾客手里。

作为厦门市残联创设的公益品牌,“星空咖啡”项目以咖啡为载体,探索孤独症青年融合就业支持路径,创设孤独症青年专门就业空间。这是厦门第三家星空咖啡连锁品牌店,也是首家开进国有企业(新华书店)的残疾人咖啡店,以“平等、融合、共享”理念,让孤独症青年在工作中收获认可、融入社会。

经过一个月强化培训,5名孤独症青年从20余名培训学员中脱颖而出,在这里搭建起从“技能培训”到“稳定就业”的成长桥梁。他们以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用行动诠释向阳而生的力量。

幕后故事

为了克服手抖,他每天都练哑铃

和普通人相比,孤独症青年的就业培训之路走得更难一些。他们虽然学得慢,但是专注力强,且很有韧性。

“针对孤独症群体的特殊性,我们结合每个学员的特点,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他们不仅可以学做咖啡,还能学习绘画、陶艺、制作甜品等技能,尽力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厦门繁星基业文化有限公司咖啡培训老师许家城说。

21岁的林毅翔肢体能力差一些,制作咖啡时手有些抖。一开始,他有些沮丧,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买来哑铃和握力器,每天都坚持练。一个月下来,手部力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也越来越自信了。

昨日,林爸爸专程来到店里,见证儿子第一天上班。看到儿子穿上工服开心地忙碌着,林爸爸倍感欣慰和感恩:“本来担心他融入不了社会,感谢政府提供了这个平台,减少了我们父母的焦虑,也让孩子有机会为社会作一点贡献!”

书香和咖啡香融合在一起,在这里,孤独症青年将用认真坚守书写自己的职场篇章。

持续护航

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

“这是目前厦门规模最大的一家星空咖啡,也是各界同心助力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的生动见证,将打造成为厦门市孤独症青年职业培训、技能展示和辅助性就业的重要品牌和基地。”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军说,“心智障碍青年是就业最为困难的一个群体,希望星空咖啡的社区模式、国企模式、助残基地模式能够在厦门全市乃至全国进行复制,进一步扩大影响,让各界人士了解、理解和包容孤独症青年就业。”

“十四五”期间,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在夯实基础就业帮扶的同时,积极开拓残疾人职业发展新领域,通过量身定制、精准赋能,打造多元化、高质量的技能提升与展示平台,全链条护航,破解残疾人就业瓶颈。

紧密结合新兴行业需求,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动拥抱新业态,开展了数字化电商直播、无人机操控、咖啡调饮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训,打造“低空赋能”“数字营销”等多元职业技能发展路径,有效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为残疾人融入新经济、实现高质量就业注入新动能。同时,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的抓手。精心选取新业态项目,以赛促训、以训促用,有效提升残疾人能力、助力实现就业梦想,并激发社会对残疾人就业潜力的关注,推动构建包容平等的就业环境。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