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11-28 01:53  浏览量:1

转自:内蒙古日报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师团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依托“全国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的深厚积淀,以破解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为核心,系统构建并实践“岗位引领、数智赋能、项目驱动”的职业院校汽车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区域汽车产业培养输送3000余名“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岗位引领+课岗对接+双维评价

构建产教协同育人体系

为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的问题,学院突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与国内外龙头车企共建岗位能力分析平台,深入解析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要求,将其精准转化为课程模块与技能点。同时,改革评价标准,建立校企双主体多元评价体系,以汽车故障排查报告、电控系统调试数据等显性成果量化创新实践能力,以维修操作规范、安全生产意识等隐性要素评价职业素养,形成“显性成果+隐性素养”的综合评价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在汽车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完成从“培养学生”到“培养准员工”的根本性转变,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数智赋能+三阶路径+三维空间

打造虚实结合实践场景

为了破解教学实践场景与真实工作环境分离的问题,学院采用“虚拟练习+技能实训+实战提升”的三阶教学路径,构建“汽车虚拟课堂+专业实训室+企业车间”三维教学空间。利用虚拟拆装、故障仿真等软件进行安全预演与原理认知;在实训室依托专业设备进行规范化的技能强化;最终在企业真实场景中参与维修保养、智能诊断等生产任务。在这种路径下,最终实现了从认知构建、技能内化到能力淬炼的螺旋式上升,有效拓展了教学时空,塑造了与实践岗位同频共振的教学新场景。

项目驱动+任务拆解+闭环教学

重塑知行合一组织逻辑

为破解知识技能传授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割裂的问题,学院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源头,重塑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闭环教学逻辑。将整车装配、智能诊断等典型任务与岗位标准深度融合,按工作流程解构为系列教学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有机串联知识与技能。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地梳理理论知识,课中,小组协作完成实操,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全程指导,课后,组织复盘评价,形成“课前理论预学与方案规划—课中角色协作与实操训练—课后复盘反思与多元评价”的完整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专家双线指导,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后思”,系统性提升专业技能、协作精神及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有机统一,提升学生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化改革取得成效

彰显育人品牌特色

专业建设方面:获批“第一轮高水平”专业群自治区A档建设单位、教育部骨干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自治区特色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等10余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五金建设方面:获评工信部产教融合数字化实践中心、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工程师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汽车技术赛项集训基地。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获评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6门、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

获批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支。获评“全国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教学名师”“草原英才”等荣誉称号13人次。近5年,教师‌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23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竞赛奖励20余人次。

人才培养方面:优质的教学模式换来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学院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5年,在校学生荣获包括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故障检修”赛项金奖在内的专业技能竞赛方面国家级奖励18人次,自治区级奖励45人次。学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国家级铜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共计158人次。

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固保持在96%以上,2025年,专业群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更是高达97.01%,就业对口率达78.87%,远高于自治区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多数毕业生进入吉利汽车、理想汽车、一汽—大众、奇瑞汽车等知名企业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还走上了管理岗位,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就业质量,还积极为学生搭建升学通道,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自2022年专升本考试改革以来,学院累计有727名学生成功升入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2024年,专升本录取率升至64%,创历史新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改革实践,不仅为学院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该教学模式先后在全国10余所院校推广应用,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学院教师多次受邀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交工委汽车专委会”“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重要平台做教学模式主旨报告,为推动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内蒙古智慧和内蒙古方案。

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的办学方向,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近3年,累计培训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职员工5000余人次,完成技术服务项目30余项,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先后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和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