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用数字技术为淀粉产业装上“智慧大脑”

发布时间:2025-11-27 17:40  浏览量:1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近日,在2025年农村创业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的“淀粉云脑”项目从全国59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四名、二等奖第一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2024年5月,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瑞熠天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依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该校信息中心、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组建了以魏书东为项目带头人的技术团队,为企业构建了“数据层—算法层—应用层”三级赋能架构,让传统的淀粉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产业转型的参与者和共建者。”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泰表示,“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环节,我们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发挥了价值。”校企双方建立了常态化研讨机制,持续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数字化解决方案真正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数字化转型让我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过去依赖经验到现在依托数据,学校师生团队的专业技术支持不仅带来了技术升级,更推动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苑文玉介绍。校企深度合作后,该企业不仅建成了两大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5万吨,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甘薯种植基地5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60个,带动3800余人增收。

现如今,在瑞熠天公司的加工车间里,红薯的价值正在实现“多级跳”。从鲜薯到淀粉,再到高纤代餐粉、玉米大枣营养粉等高附加值产品,一小罐代餐粉的价值相当于几十斤鲜薯,实现了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跨越。

作为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基地,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京津冀、服务ICT”的办学定位。在今年4月召开的“淀粉云脑”平台建设研讨会上,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孙健带领的技术团队展示了平台架构和板块设计,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群等专家的高度认可。

“这次合作成果充分证明了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孙健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农业产业’的创新实践,在平台优化、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周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