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早退“中人”补钱!3个铁规+实操算法,算清不跑冤路?

发布时间:2025-11-27 16:24  浏览量:1

“中人”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特殊群体,特指2014年9月前参保、2014年10月后退休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正式在编人员,而2015-2018年提前退休的“中人”,补钱核心逻辑就是“新旧办法差额按比例补发”,这是国家明确的过渡性政策,目的是保障改革期间退休人员的待遇不降低,政策依据来源于《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想要算准自己的补钱金额,首先得先确认自己是否符合补发资格,这3个硬性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是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企业化转制单位人员不在此列;二是2014年9月30日前已参加工作并建立养老保险关系;三是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提前退休政策(如特殊工种、因病致残等)办理退休,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进入补钱计算环节。

接下来是3个核心规则,这是计算的基础,每个“中人”都要记牢。第一个是比例递增规则,国家统一规定,2015年退休的补新旧办法差额的10%,2016年补20%,2017年补30%,2018年补40%,这个比例是固定的,不会因地区或个人情况变动。第二个是视同年限规则,2014年9月前的连续工龄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有个人档案佐证,比如招工登记表、工龄认定表等,这部分年限直接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多少,档案丢失或不全的要及时去原单位或档案管理部门补全。第三个是计发基数规则,所有涉及的工资基数都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这个数据由各地人社部门每年公布,比如2017年退休的人员,就用2016年的当地社平工资,而且这个基数每年都会上涨,直接影响养老金计算结果。

然后是最关键的两步计算法,结合实际案例大家更容易理解。第一步先算新旧办法的差额,差额=新办法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如果新办法低于老办法,就按老办法发放,不会让大家吃亏。先看老办法养老金,计算方式很明确: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计发比例+固定津贴补贴。计发比例按工龄算,满35年按90%,30-35年按85%,20-30年按80%,10-20年按70%,不满10年按50%。举个例子,2016年退休的张阿姨,2014年9月基本工资3500元,工龄29年,计发比例80%,固定津贴补贴2000元,那老办法养老金就是3500×80%+2000=4800元/月。

再看新办法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四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公式是(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里的缴费年限是视同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比如2017年从河南郑州早退的王先生,当地2016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5600元,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6160元,总缴费年限32年,基础养老金就是(5600+6160)÷2×32×1%=1881.6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个人缴费8%的本金+每年的记账利息)÷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退休年龄定,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王先生55岁退休,个人账户储存额10.2万元,那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102000÷170=600元/月。

过渡性养老金是“中人”独有的,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各地过渡系数在1.2%-1.4%之间,河南是1.3%。王先生2014年9月前视同缴费年限28年,视同缴费指数1.1,那过渡性养老金就是5600×1.1×28×1.3%=2242.24元/月。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强制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计算方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类似,用职业年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王先生职业年金账户有8.5万元,那职业年金就是85000÷170=500元/月。

把这四部分加起来,王先生的新办法养老金就是1881.6+600+2242.24+500=5223.84元/月。之前算的老办法养老金如果是4800元/月,那每月差额就是5223.84-4800=423.84元/月。

第二步算总补发额,总补发额=每月差额×对应比例×退休至补发启动的总月数。王先生2017年退休,对应比例30%,假设2023年启动补发,中间共72个月,那总补发额就是423.84×30%×72≈9184.13元,这个金额会一次性补发到位。

这里要提醒大家几个容易踩坑的点:一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不是自己随便定的,是根据历年缴费基数和当地社平工资计算的,人社部门有明确核算标准;二是过渡系数各地有差异,一定要查自己所在省份的具体规定,比如北京是1.4%,上海是1.3%,广东是1.2%;三是补发启动时间各地不一样,有的省份2020年就开始了,有的是2022年后逐步启动,具体要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总结一下,2015-2018年早退“中人”的补钱计算,核心就是先确认资格,再算新旧办法差额,最后按年限和比例算总补发额,只要掌握这两个步骤和三个规则,结合当地公布的社平工资、自己的档案信息和账户储存额,就能自己算清。国家的过渡性政策充分考虑了“中人”的实际情况,确保改革前后待遇平稳衔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有疑问可以通过当地人社部门官网、政务服务大厅或12333热线咨询核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及各地实施细则整理,仅供参考,具体补发标准、计算方式以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实际核算结果为准,本文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