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从村小操场到职业赛场的?
发布时间:2025-11-27 10:34 浏览量:2
11月24日,在2026年亚足联U17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队对战东帝汶队,新津足球小将帅惟浩踢进三球上演“帽子戏法”,帮助中国队以14比0的成绩大胜东帝汶队。而在两天前,U17亚洲杯预选赛首轮,帅惟浩才刚刚以“梅开二度”攻入两球,助力中国队击败巴林队。
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首位“09后”球员,也是目前联赛中最年轻进球纪录的保持者,曾多次在关键比赛中贡献进球和助攻。
这位足坛新星,来自于新津的一所乡村学校——新津三小,在这里,他的天赋被发现,爱好被重视,梦想得到了“浇灌”……
6岁就已经崭露头角
“第一次见到帅惟浩时,就觉得他是很有天赋的孩子。”新津区足球协会主席、帅惟浩的启蒙教练刘晓文如今还记得两人的初次见面,“那个时候他才6岁,就已经能做很多高难度动作。”
谈及如今帅惟浩的成绩,刘晓文毫不掩饰他的夸赞。“他拿球、转身、传球的能力都很强,远超同龄人表现。”刘晓文还提到,帅惟浩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像C罗那样伟大的球员,“如今看来,他正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前进”。
2015年夏天,6岁的帅惟浩在校园足球比赛时被发现,并被选入了校队。彼时,新津三小将足球纳入“一校一品”特色课程体系,每周会安排固定的专业训练课程,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搭建起发现足球特长、追逐梦想的平台。
新津三小负责人陈波认为,足球培养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品格,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韧。”陈波表示。
“我们因材施教,针对他的年龄和足球技术掌握情况,开展了Ginga球感训练,构建他的节奏感、触感和球性认知。”刘晓文对帅惟浩的刻苦训练印象很深,“每天放学后,他还常常独自留下来加训定位球和体能。”
奔跑绿茵场的同时,帅惟浩的文化成绩也没落下,他曾经的班主任刘细梅回忆起这位学生时,想到的是“体学兼优”,“球队的训练,是抓午休时间、课间操时间,帅惟浩的学业没有因此落下”。
“让乡村孩子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这所金马河畔的乡村学校,还在新津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改造提升校园运动场地,新增体育器材引进专业教练团队,培养了一支女子足球队。近年来,“家门口”的这支球队接连斩获各类市、省级奖项,并代表成都市出战,取得了四川省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贡嘎杯”的亚军。
这两天,新津三小女足正在参加“希望之星”2025年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队长文雯以踢进16球位居射手榜第一名。
这位驰骋球场的足球小将,曾经却是一名沉默寡言的孩子。“她比较独来独往。”据新津三小女足教练张静回忆,“不过在体育课上,我发现这个娃娃跑步很有爆发力,对足球入门训练的接受也很快。”
于是,张静将文雯拉进了校队。“现在她开朗多了,也更加自信。”张静提到,曾有一场比赛,文雯连进3球逆转局势,帮助球队获得冠军,“赛后,她和队友们抱在一起又跳又笑的”。
这正是学校组建女子球队,开设足球特色课程的初心——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成长。这一点还体现在球队前队长李梓瑄身上,在她看来,足球教会了“不到最后绝不能放弃的精神”。如今的她,已在新津中学就读,并参加了初中部的足球队,继续追逐梦想。
新津三小的故事,是新津持续深化“优教新津”行动的缩影。据新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区教育局以多彩课程、多样赛事与“体教融合”的“三重奏”,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积极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指导学校构建科学、系统、特色的运动课程体系”。(周小橙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雷浩然 综合成都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