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95后”主持人辞职摆摊卖里脊肉饼,月赚1万多,称职业不分高低贵贱

发布时间:2025-11-26 04:38  浏览量:3

笑起来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脸颊上的酒窝随着笑容浮现。眼前这个发型一丝不苟、说话字正腔圆的年轻人,曾经是一名主持人,今年,他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意外的决定——辞职摆摊创业。

这位“95后”小伙叫张建勇,他从舞台走向市井,创业卖起了里脊肉饼。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在抖音上记录自己的摆摊日常。记者正是在刷同城视频时,被他反差满满的故事吸引。11月24日晚,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荒里社区商业街,采访他创业背后的故事。

张建勇为顾客制作里脊肉饼

放弃从事7年的主持工作,到济南学做里脊肉饼

下午4点半,荒里社区商业街的小吃摊陆续亮起灯。记者在当中找到了张建勇的里脊肉饼摊,是一辆小餐车,不算起眼。

为了找到这个年租金1万元、性价比极高的位置,张建勇几乎跑遍了西海岸新区所有商业街。“你看,这边是密集的居民区,那边还有工厂。人流稳定,潜力很大,我挺看好这里。”他边准备食材边介绍。

眼前的张建勇,灰色毛衣打理得一丝不苟,头发精致有型,身上沾了些油渍的围裙和袖套,与这身打扮有些“格格不入”。“出门前总要收拾利索,算是‘前主持人’的职业修养吧。”他调侃道。

曾经是主持人的张建勇

他的播音主持故事,要追溯到初中时代。在一次婚礼上,他被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主持人深深吸引,从此在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高中时,他毅然选择成为播音主持生,一路坚定地走了下去。从2019年正式登台主持节目算起,到今年已有七个年头。他不仅主持过青岛市全民才艺大赛这样的活动,更站上了新青岛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年春天,他主动辞去了这份在旁人眼中光鲜体面的工作,选择从头开始。“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觉得人生就得多尝试。”他回忆起转折点,在济南,他偶然看到一家里脊肉饼摊位前排着长队,生意异常火爆。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当即花了4000多元,专程到济南拜师学艺,将制作里脊肉饼的手艺带了回来。

张建勇笑着,露出两颗虎牙和一侧的酒窝,说:“现在看来,这笔学费交得挺值,因为很快就回本了。”

第一天收入1500元,工作日出摊两小时月赚1万多

“里脊肉饼,超大里脊肉饼,快来尝尝啦!”夜幕初垂,张建勇在摊位前一声接一声地吆喝起来,很快便吸引了不少顾客围拢过来。从下午5点多开始,他就几乎没停过手。只见他从备好的肉串里抽出几根,熟练地放到滚烫的铁板上油炸,待表面微微焦黄,再利落地夹起,配上翠绿的生菜、软嫩的豆皮、色泽鲜亮的特制泡菜,再卧上一个煎蛋,一并裹进摊开的饼里。不过一两分钟,一个比脸还大的里脊肉饼就递到了顾客手上。

这些配菜,都是他每天现做的。开摊前两小时,张建勇就会赶到租下的加工间里开始准备。尤其是那抹红亮亮的泡菜,几乎成了他的“招牌”,每来一位新顾客,他总不忘介绍一句:“这泡菜是我自己调的,味道不一样。”说起这泡菜,他可没少下功夫。“有的辣椒太辣,有的颜色不够,我前后换了三种辣椒,调了不知道多少次,花了两个月才定下现在这个味道。”

正说着,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来买饼。孩子一看泡菜红彤彤的,有点担心,小声说:“哥哥,少放点辣,我怕辣。”张建勇笑着应了。没想到孩子刚吃几口,又捧着饼跑回来,开口问:“哥哥,再给我加点泡菜吧。”张建勇一边加一边乐:“是不是酸酸甜甜的,不辣?”小男孩点点头,啃着饼跑开了。

开业几个月,张建勇已经攒下了一批老客,曹宝腾就是其中之一。他刚走到摊前就忍不住说,“周六周日我连来两天你都不在,今天可算碰上了!”张建勇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平时只在工作日下午5点到晚上7点出摊,周末休息。曹宝腾转头对记者说:“我老觉得这老板气质不太一样,后来听我女朋友说,他原来是主持人,自己出来创业的,真没想到!”

生意从第一天起就挺红火。“第一天我从下午4点出摊到晚上8点收摊,一下子就卖了1500多块。现在冬天人少点儿,一天也能有几百块钱收入,每月算下来能赚1万多元。”张建勇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说道。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做小吃生意。几年前,他曾在大学食堂包过一个窗口卖炸串,但那时没经验,不懂控制成本,虽然没赔钱,但也没赚到什么,最后只好收摊。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你看我这饼,用的是荷叶饼。要是自己做,成本就两三毛;从网上买,得一块多。为了控制成本,现在这些都自己来。”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靠自己双手挣钱不丢人”

在张建勇忙碌的身影旁,总能看到一个女生拿着手机为他记录点滴。她是张建勇的拍档,主要负责拍摄视频,忙不过来时,她也会帮忙。两人还一起运营了一个自媒体账号,名字就用的是里脊肉饼的品牌名。账号里最火的一条视频,有400多人点赞。评论区很热闹,有人留言:“真的吗?那么体面的工作都辞了?”也有人为他打气:“加油!”更多人在问:“位置在哪儿?想去尝尝!”

面对这些关注,张建勇看得很开。“我觉得职业不分高低贵贱,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丢人。”

他坦言,以前站在舞台上,光打在身上,其实很少有机会和人真正交流。而现在,这份小小的生意却让他和陌生人之间有了温暖的联结。“咱黄岛有从红石崖专门赶来的老顾客,有从胶南开车40分钟过来的,还有一位住在薛家岛的顾客,前两次来都碰上我下雨没出摊,直到第三次才买到。”说起这些,张建勇语气里满是感激。

摊位前的顾客一个接一个。这时,旁边一位卖小吃的大哥也忍不住走过来,排进了队伍里。“老板,给我也做一个,我也尝尝到底是啥味儿!”他笑着说道。

在这条街上,张建勇确实是摊主里比较年轻的一个。隔壁羊汤摊的老板李岩是1987年生人,他也刷到过张建勇的视频。“现在年轻人做餐饮,都搞自媒体、拍视频,我也想像你们这样弄,可我不会啊。”张建勇在一旁听见,爽快地接过话:“大哥,没事儿,我们帮你!”

一个曾经手握话筒的年轻人,如今系上围裙,在烟火缭绕的街头找到了新的舞台。他带来的不只是热乎美味的里脊肉饼,更是一股属于年轻一代的闯劲与新意。不仅如此,他还用新的方式,为一条老街、一个老行当,注入了崭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