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生刚入学就上全运,职业球员读大学?体教融合真能两头赢?

发布时间:2025-11-26 08:56  浏览量: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九月招来的三个体育特长生,到了十一月就出现在全运会赛场上,曲笑宇打篮球,王子铭游泳,李嘉佑打网球,他们全是2025级新生,刚开学不久就去参加比赛,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大家一般觉得大学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他们却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全国级别的赛事。

曲笑宇是CBA球员,之前在新疆队打过青年赛,还代表中国参加过世界杯,他本可以专心打球,却选择去西电上学,他不是等到退役才读书,而是一边打职业联赛一边学习,可能他觉得光靠身体打球不够长久,学点科学恢复和数据分析的知识,或许能延长自己的运动生涯。

王子铭是游泳健将,去年还参加了世界短池锦标赛,他没有选择北体或上体这类传统体育强校,而是选了西电,这所学校不是靠教练喊口号来训练,而是用计算机技术帮助运动员分析动作、优化训练计划,他主攻仰泳,但混合泳其实更擅长,可能是因为学校的数据团队建议他专注于仰泳,这样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李嘉佑来自河北,没有进过国家队,在青年组团体赛里进了前十六,她也没去网球传统强校,选择去了西电,听说那里有专门研究网球的实验室,可以测量挥拍角度和发力节奏,还能模拟不同场地的影响,对她这样不算顶尖的选手来说,技术上的帮助比学校名气更加重要。

这几年西电在体育招生方面增加了人数,课程安排也做了调整,不仅教跑步、跳跃和投掷这些基础项目,还加入了运动心理学和数据康复这类内容,学校里面还建起了一个智能训练中心,用AI摄像头把动作记录下来,跟计算机学院合作建了个运动员表现数据库,这是真的想借助科技手段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

有人觉得在工科学校上课会让运动员分心,但这三位学生都说,学些理论知识反而对他们有好处,曲笑宇提到,了解身体什么时候需要休息,比硬扛着训练更有效果,王子铭也说过,看数据比听教练吼叫更有说服力,李嘉佑则认为,实验室的反馈让她更明白自己哪里可以改进。

教育部推进体教融合,高校需要培养既能参加比赛又能完成学业的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它不依赖教练资源,而是依靠技术手段来提供支持,这所学校没有强调招收体育特长生,而是帮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更聪明的策略,这种模式能否持续发展还要看未来的成绩表现,但至少目前这些学生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