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职业教育成果显著 持续擦亮“技能甘肃”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5-11-25 16:37 浏览量:1
本文转自:人民网-甘肃频道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操实训。人民网记者 周婉婷摄
人民网兰州11月25日电 (记者周婉婷)“技能甘肃”建设交出硬核答卷,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1月24日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介绍,“十四五”时期,甘肃职业教育成果显著,“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创新实施中高本“357”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累计招生近3万人;33个“双高计划”专业群精准服务全省“14+1”产业链,3所院校成功进入国家新“双高计划”序列。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周婉婷摄
据甘肃省教育厅总督学敏维奇介绍,优化布局是提质增效的基础。近年来,甘肃以“一园三群”(兰州新区、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南)为骨架调整职教资源,累计优化专业424个,遴选25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并重点支持3所高职院校推进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22所高职院校开展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与此同时,育人体系也持续完善,甘肃构建起具有本地特色的“357”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三阶段”横向融通体系,并深化“三教”改革,推行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建成7个国家级教师团队,获评6项国家级教材奖,78种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围绕服务全省14条重点产业链,甘肃组建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3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步出台40条支持政策清单,为职业教育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深化协同、集聚资源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共进的关键路径。
甘肃以“培黎工坊”为抓手,持续丰富“中文+职业技能”合作模式。目前,10所高职院校在8个国家开展合作办学,推动职教标准与资源“走出去”,一批面向东南亚、中亚、非洲的“小而美”项目实现多点开花,逐步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职教国际化路径。
面向未来,甘肃将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加精准地服务区域战略、支撑产业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