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开滦物资分公司开展煤矿设备基础培训

发布时间:2025-11-24 09:21  浏览量:2

河北能源职院整整教了俩月矿上人,这帮物资骨干后来都不太一样了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这回挺实在,真没搞啥花架子。

六月底到八月底,整整两个月,硬是把开滦物资分公司的64个骨干给“扣”在学校和矿上来来回回折腾了六趟,一期一期排开,周内上课,周末有人还得回矿上值班,家里人有的嘴上说挺支持,心里咋想就说不准哦。

结业那天在图书馆报告厅,人到得挺齐,后排一水儿工作服,前排坐的多是带眼镜那拨老师、领导。

九点刚过,灯一关,屏幕一亮,PPT上先放的是啥煤矿智能开采、啥设备模型,说实话,大部分人刚来的时候看到这些,还真有点蒙圈,不晓得自己天天管的螺丝、托辊、液压支架,跟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有啥关系。

机电工程系这帮老师心里明白,说白了就是怕他们只认货号,不认设备。

换言之,以前很多物资员,就是看计划、对型号、往库里一摆,车一装就算完事。

真要问这支架立柱哪一节最容易坏,有些人还真说不清。

老师里头有个老赵,干了十几年采煤机维修的,讲课从来不按书念,嘴一张就是“去年东欢坨那台机子咋坏的”“当时谁在现场”,一说一串人下意识点头,心里有画面。

他们平时上课不都在教室里闷着。

上午理论在学院对着投影,下午拉到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基地,真刀真枪把设备拆开给你看,托辊滚一滚,轴承摸一摸,油渍抹一手。

还有几次干脆把人拉到东欢坨矿现场,井口那边风呼呼地吹,安全帽一戴,谁也不敢再犯困。

有人第一次下到井下那口,脸上虽然装得挺轻松,手抓栏杆的劲儿大得很。

王冬是这次评上“优秀学员”的,人三十多岁,家在唐山郊区,媳妇一开始挺不乐意他来,说家里孩子刚上小学,天天加班又来学习,你到底是上班还是上学。

他一开始也犯嘀咕,心里盘算着就是来混个证,说不准也能评个啥荣誉。

结果第一堂拆采煤机的课,老师直接点名:“谁是物资分公司来的,上来看看你们平时买的刀齿装在哪。”他有点上不去,硬着头皮就去了,在同事面前脸有点挂不住。

反正两个月下来,他手机里存满了设备照片,每张都备注得清清楚楚:“东欢坨1121工作面,支架立柱内漏油点”“某批托辊端盖缝隙偏大”。

有次深夜他媳妇翻他手机,看到一堆设备照片,还以为是啥乱七八糟的东西,俩人还吵了一架,后来他拉着她去学院门口看操场边停的那几台教学用支架,才算说开。

不少人其实以前心里有个小疙瘩,觉得自己干物资这一行,跟矿上的“大神”那些机电工人比,总矮半头。

现场出事,大家先找检修队,很少有人想到是物资环节能出大问题。

培训里老师直接说了句大实话:“设备买错一次,现场抡多少扳手都抡不回来。”有人听完脸色当场变了,其实是对上次事故的事还是有点心事。

这回教学团队也是有点意思,学院老师加东欢坨矿的技能大师,一半人讲原理,一半人专门讲现场怎么挑货。

有个大师说话带点唐山口音:“这个支架你别看外观挺精神,里面偷工减料你不拆你真看不出来。”台下好几个学员当场对着笔记重画结构草图,那画歪七扭八,自己能看懂就行。

最终评出12个“优秀学员”,台上念名字的时候,王冬、曲宏严、阎硕这些人,一个个站起来接证书,有人笑得挺开,有人憋着,怕身后同事说他装。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证书以后能不能真派上用场,说不准,可至少拿在手里,觉得自己这两个月起早贪黑没白折腾。

外面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就是上个培训班嘛,有啥好说的。

真心的,在矿上干过的人都懂,物资这一环,平时看着不起眼,真出事的时候,谁都绕不开

不知道别人咋想,至少在那天报告厅里,这64个人往那一坐,眼神都跟刚来那天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