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弹性退休新政,事业单位能延迟退休吗?

发布时间:2025-11-23 19:27  浏览量:1

2025年1月起实施的《弹性退休暂行办法》,让退休从“一刀切”变成了可选模式,不少事业单位人员关心,自己能不能申请弹性延迟退休?答案是可以,但有具体的条件和影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19AuYfs1k

先明确弹性退休的三种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弹性延迟退休,以及按改革后的法定年龄退休。其中弹性延迟退休不是想延就能延,得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所在岗位属于“紧缺专业技术岗”,比如医院的主任医师、高校的教授;二是经单位审核同意,且个人自愿申请。

比如某高校的张教授,59岁时申请弹性延迟退休,他的岗位是物理学专业技术岗,属于学校的紧缺岗位,单位审核后批准他延迟2年退休。延迟期间,他的工资按在职标准发放,社保和职业年金继续缴纳,这意味着退休后养老金会比按时退休多一些。

但不是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能选弹性延迟退休。比如某事业单位的行政岗人员李阿姨,55岁时想延迟退休,但她的岗位不属于紧缺技术岗,单位没批准,只能按法定年龄退休。这是因为弹性延迟退休的设计,是为了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不是普遍适用所有岗位。

弹性延迟退休对待遇的影响很直接。以张教授为例,他延迟2年退休,社保缴费年限多了2年,职业年金账户也多积累了2年的资金。按2025年的养老金计算规则,他的基础养老金会因为缴费年限增加而提高约3%,职业年金每月领取额也会多120元左右,全年养老金能多领近2000元。

不过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弹性延迟退休的时长有上限,一般不超过5年,且延迟期间如果身体条件不适合继续工作,单位可以终止延迟协议。比如某医院的王医生,延迟退休1年后因腰伤无法坐诊,单位就终止了他的延迟退休,按规定为他办理了退休手续。

2025年的弹性退休新政,其实是在平衡“人才保留”和“退休权益”。对事业单位来说,能留住核心技术人员;对个人来说,延迟退休可以多积累社保,提高后续的养老待遇,但前提是符合岗位和单位的要求。

现在不少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落实弹性退休政策,你接触的事业单位人员里,有没有申请弹性延迟退休的,他们的申请过程和后续待遇变化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