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误导!职业年金不是领139个月就没了!
发布时间:2025-11-23 15:59 浏览量:2
身边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朋友快退休了,最近总有人问我:“听说职业年金只能领139个月,领完就没了?那要是活过139个月,后面岂不是少一笔收入?”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毕竟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是按139个月计发,可职业年金和养老金虽说都是退休后领的钱,规则却不一样。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职业年金领139个月就停是真的吗?除了139个月,还有没有其他领取方式?领的时候要交税吗?不同情况该怎么选才划算?全是退休后实打实的收入问题,建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没退休的在岗职工都好好看看,别等领钱时才踩坑。
先搞懂:职业年金到底是什么?不是人人都有,机关事业单位专属福利
首先得明确,职业年金不是社保,也不是养老金,而是机关事业单位给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简单说就是单位和个人一起交钱,存起来等退休后领,相当于给晚年生活多添一份保障,普通企业没有这个福利,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才有,算是这类岗位的隐性福利之一。
我邻居张叔,前两年从区教育局退休,退休前是中学在编老师,他就常跟我聊职业年金的事。张叔说,没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工资里都会扣一笔职业年金,单位再补一笔,扣的钱不多,当时没太在意,退休后才发现,这笔钱加上养老金,日子比普通企业退休职工宽裕不少。
具体怎么交钱?分个人和单位两部分,比例是固定的,全国统一规则,没有地区差异:
• 个人缴费:按本人工资总额的4%交,直接从工资里扣除,比如月工资8000元,个人每月交320元;
• 单位缴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8%交,单位承担,不用个人额外掏钱,还是以8000元工资为例,单位每月交640元;
• 两笔钱加起来,每月就有960元存入个人职业年金账户,而且账户里的钱还会算利息(利率跟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差不多,比银行定期略高一点),越存越多,退休后就能按月领。
这里要提醒一句:职业年金是“强制缴纳”的,只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入职后单位就必须给交,个人也得按比例扣,不像企业年金(企业的补充养老)是自愿交的,很多企业嫌成本高都不办,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比企业职工多一笔职业年金收入,确实是实打实的优势。
核心问题:职业年金领139个月就停?分情况,不是所有情况都只领139个月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职业年金是不是领139个月就没了?答案是:只有选“按月计发”,且按139个月算的情况,领完139个月才停;如果选其他领取方式,或者有特殊情况,可能领更久,甚至能传给家人。
先说说为什么会有“139个月”这个说法,其实跟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一个道理。139个月是国家规定的,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因为60岁退休后,平均预期寿命大概还有139个月,按这个月数计发,刚好能覆盖大部分人的晚年生活,避免账户里的钱没领完就去世,或者领太久账户没钱的情况。
但职业年金的领取方式比养老保险灵活,按月计发也不是只有139个月一种,具体分3种领取方式,每种方式的领取时长、规则都不一样,咱们结合案例一个个说,更清楚。
第一种:按月计发(最常用,大部分人选这种)
这是退休人员选得最多的方式,跟领养老金一样,每月固定领一笔钱,领多少、领多久,看退休年龄和账户总额。
1. 计发月数不是固定139个月,看退休年龄
很多人误以为139个月是统一标准,其实不是,计发月数跟退休年龄挂钩,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每月领的钱就越多,具体对应关系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比如:
• 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
• 55岁退休:计发月数170个月;
• 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
• 65岁退休:计发月数101个月(比如延迟退休,或者特殊岗位提前退休后,到65岁才领职业年金)。
举个真实案例:我同学的妈妈李阿姨,55岁从区妇幼保健院(事业单位)退休,职业年金账户总额有15.3万元。55岁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70个月,那每月能领的职业年金就是15.3万÷170=900元/月,不是按139个月算的,得领170个月,也就是14年多才能领完。
再比如60岁退休的张叔,职业年金账户总额20.85万元,60岁对应139个月,每月领20.85万÷139=1500元/月,领139个月(差不多11年7个月)就领完账户里的钱,之后就不再按月发职业年金了。
2. 领完计发月数后,真的就停了?
答案是:真的停了,因为按月计发是把个人职业年金账户里的钱,按计发月数平均分摊,每月领一笔,账户里的钱领完了,自然就没了,不会像养老金那样,领完个人账户的钱,国家还会从统筹账户里继续发,职业年金没有统筹账户,只有个人自己和单位交的钱,加利息,领完就终止。
可能有人会担心:“要是我领完139个月还活着,岂不是亏了?”其实不用慌,首先,139个月是60岁退休的平均计发月数,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很多人确实能活过139个月,但职业年金只是补充收入,核心收入还是养老金,养老金会一直领,直到去世,职业年金领完只是少一笔补充,不会影响基本生活;其次,后面会说,除了按月计发,还有其他方式能避免“领完就停”的情况,比如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第二种: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领终身,适合担心活太久领不完的人)
这种方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甚至单位人事都不会主动说,但对寿命预期长的退休人员来说,比按月计发更划算,因为能领终身,不会出现领完就停的情况。
具体规则:退休时,把个人职业年金账户里的全部余额取出来,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必须是国家认可的、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产品),之后按商业保险合同约定,每月领钱,领一辈子,活多久领多久,就算活过100岁,也能一直领。
举个例子:60岁退休的王大爷,是机关单位退休干部,职业年金账户总额25万元,他担心自己身体好,领完139个月(每月领25万÷139≈1800元)后还能活很久,就选了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当时的商业保险条款,25万元能买一份每月领1600元的终身养老保险,虽然每月比按月计发少200元,但能领终身,比如他领了20年,就能领1600×12×20=38.4万元,比账户里的25万多领13.4万,明显更划算。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点:
1. 每月领的钱可能比按月计发少,因为商业保险要扣除手续费、运营成本,而且利率是固定的,不像职业年金账户利息会随市场调整;
2. 灵活性差,一旦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就不能改了,每月领的金额、领的方式都按合同来,不能中途退保或更改领取方式;
3. 不是所有地区都支持,有些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只能选按月计发,不能选一次性买商业保险,具体要看当地政策,退休前最好问清楚单位人事或社保部门。
第三种:一次性领取(仅限3种特殊情况,不是想领就能领)
很多人想:“能不能退休时一次性把职业年金全取出来,存银行或理财?”答案是:一般不行,只有3种特殊情况能一次性领,其他情况只能选按月计发或买商业养老保险。
这3种特殊情况,都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全国统一,没有例外:
1. 退休后出国(境)定居:比如退休后移民到国外,长期在国外生活,能一次性把职业年金账户余额全取出来,之后就不再领了;
2. 退休前去世:如果还没退休,就意外去世,职业年金账户里的钱(个人交的+单位交的+利息)能一次性由法定继承人领取,比如配偶、子女、父母,相当于遗产;
3. 退休后去世,职业年金没领完:比如60岁退休,领了50个月职业年金,账户里还有余额,去世后剩下的钱能一次性由法定继承人领取,不会充公。
举个真实案例:我老家的亲戚老陈,是乡镇事业单位职工,58岁那年突发疾病去世,还没退休,他的职业年金账户里有8.6万元(个人交了2.8万,单位交了5.2万,利息0.6万),之后他妻子带了结婚证、户口本、死亡证明,去单位人事部门办理手续,一次性把8.6万元领了出来,这笔钱也不用交税(后面会说交税规则)。
再比如前面说的张叔,要是他领了100个月职业年金(每月1500元,领了15万元),账户里还剩5.85万元,突然去世,剩下的5.85万元就能由他儿子一次性领取,不会因为没领完139个月就作废。
这里要提醒:除了这3种情况,退休人员不能一次性领取职业年金,比如想退休后一次性取出来买房、装修,都是不允许的,只能按规定选前两种方式,要是违规领取,可能会被罚款,还得补缴税款,别踩这个坑。
关键细节:职业年金领取要交税!别忽略,到手钱会少一点
很多人以为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不用交税,其实不是,职业年金领取时要交个人所得税,不同领取方式,交税规则不一样,到手金额也会有差异,这也是退休后领钱的重要细节,必须搞清楚。
首先明确:单位和个人缴费时,已经交过税了吗?没有。个人缴费部分,是从税后工资里扣的(工资先交税,再扣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是单位承担的,没扣过税,所以退休后领取时,主要对单位缴费部分和利息征税,个人缴费部分不用再交税(避免重复征税)。
具体交税规则,分3种领取方式说,用案例更直观:
1. 按月计发:每月交税,税率按“工资薪金所得”算
每月领的职业年金,先扣除个人缴费部分(不用交税),剩下的单位缴费+利息部分,按“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交税,跟没退休时工资交税规则一样,按月申报缴纳。
案例:张叔60岁退休,每月领1500元职业年金,其中个人缴费累计6.8万元,单位缴费+利息累计14.05万元,总账户20.85万元,计发月数139个月。
• 每月职业年金中,个人缴费部分:6.8万÷139≈489元(不用交税);
• 单位缴费+利息部分:1500-489=1011元(需要交税);
• 交税金额:1011元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因为张叔每月养老金8000元(养老金不用交税),加上1011元,总应税收入1011元,低于5000元起征点,所以不用交税,到手1500元;
• 要是每月单位缴费+利息部分超过5000元,比如有人每月领8000元职业年金,单位缴费+利息部分6000元,超过5000起征点,就按3%税率交税,交(6000-5000)×3%=30元,到手7970元。
总结:按月计发交税少,甚至不用交,因为每月领的金额不算高,加上养老金后,大多低于应税起征点,到手金额比较稳定。
2. 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工资薪金所得”分摊12个月交税
一次性把职业年金余额取出来买商业保险,取出来的钱要交税,不是一次性按总额交,而是分摊到12个月,按“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交税,比一次性领完交的税少很多。
案例:王大爷职业年金账户25万元,一次性取出买商业保险,其中个人缴费8万元(不用交税),单位缴费+利息17万元(需要交税);
• 分摊到12个月:17万÷12≈14167元/月;
• 交税金额:14167-5000=9167元,按10%税率交税,每月交9167×10%-210=706.7元;
• 总交税:706.7×12≈8480元;
• 税后金额:25万-8480=241520元,用这笔钱买商业养老保险,每月领1600元。
3. 一次性领取(特殊情况):按“综合所得”一次性交税,税率高
只有前面说的3种特殊情况能一次性领,领的时候要按“综合所得”一次性计税,税率比按月计发、买商业保险高,到手钱会少不少。
案例:老陈职业年金账户8.6万元,其中个人缴费2.8万(免税),单位缴费+利息5.8万(交税);
• 应税金额5.8万元,按综合所得税率表,对应10%税率,速算扣除数2520元;
• 交税金额:5.8万×10%-2520=3280元;
• 到手金额:8.6万-3280=82720元。
总结: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尽量别选一次性领取,交税太多不划算;特殊情况没办法,只能按规定交。
额外提醒:这5个细节,比领多久更重要,很多人踩坑
1. 职业年金和养老金,领取时间可以不一样
不是退休后必须马上领职业年金,比如退休后还在返聘上班,收入够花,想晚点领职业年金(晚点领利息更多,或者避开交税高峰),可以申请延迟领取,最多能延迟到70岁,70岁后必须领,不能一直放着。
比如我同事的爸爸,60岁从事业单位退休,被单位返聘3年,返聘工资每月1万,加上养老金8000元,收入足够,就申请延迟3年领职业年金,3年后63岁开始领,计发月数还是按60岁的139个月算,每月领的钱不变,账户里还多了3年的利息,相当于多赚了一笔。
2. 职业年金不能提前支取,除了3种特殊情况
没退休、也没满足特殊情况(去世、出国定居),不能提前取职业年金,比如有人想提前取出来还房贷、给孩子买房,都是不允许的,账户里的钱只能等退休后按规定领,提前取会被拒绝,还可能影响后续领取资格。
3. 换工作了,职业年金能转移或封存,别断了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换工作,分3种情况处理职业年金,别不管不顾,不然可能白交:
• 换去另一家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账户直接转移过去,继续交,之前交的钱和利息都累计,不影响;
• 换去企业:企业没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账户封存,里面的钱继续算利息,等退休后按规定领;
• 辞职创业:账户封存,利息照算,退休后领,或者满足特殊情况一次性领;
• 注意:不能把职业年金取出来带走,只能转移或封存,取出就是违规。
4. 退休后跨省定居,职业年金领取不受影响
比如退休后从北京搬到海南定居,职业年金还是按之前选的方式领,每月按时打到银行卡里,不用去原单位或原地区办理手续,只要提前跟单位人事说一声,变更银行卡信息就行,异地领取不影响金额,也不用多交税。
5. 职业年金不算“养老金”,不能享受养老金调整福利
每年国家都会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比如2024年上调3%,但这个调整只针对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不算在内,不会跟着上调,比如张叔每月养老金8000元,2024年上调3%,养老金变成8240元,但职业年金每月1500元,还是1500元,不会涨。
不同人群怎么选领取方式?3个建议,按需选更划算
建议1:身体一般、寿命预期普通,选“按月计发”
优点:每月领的钱比买商业保险多,交税少,甚至不用交,领完139个月(或对应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就行,不用操心商业保险的条款,适合身体一般,觉得自己活不过平均寿命,或者不想麻烦的人。
比如55岁退休的李阿姨,身体一般,有高血压,就选了按月计发,每月领900元,领170个月,够自己平时买营养品、逛超市,不用再额外花钱,也不用管商业保险,省心。
建议2:身体好、寿命预期长(比如父母都活过80岁),选“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优点:能领终身,活多久领多久,不用担心领完就停,虽然每月领的少一点,但长期来看更划算,适合身体好,家族长寿,担心活太久没补充收入的人。
比如王大爷,父母都活过85岁,他自己退休后每天锻炼,身体硬朗,就选了买商业养老保险,每月领1600元,领终身,就算活过90岁,也能一直领,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建议3:只有特殊情况(出国定居、去世、没领完去世),才选“一次性领取”
平时别选,交税太多,不划算,只有遇到这3种情况,没办法才选,比如退休后要移民国外,长期不回国,只能一次性领出来带走;或者没退休去世,留给家人继承。
职业年金领139个月就停,是真的,但有例外
1. 只有60岁退休、选“按月计发”,才按139个月领,领完就停;50岁、55岁退休,计发月数更长,领完才停;
2. 不想领完就停,选“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能领终身;
3. 特殊情况能一次性领,交税多,非必要不选;
4. 领取要交税,按月计发最划算,别忽略细节;
5. 换工作别断职业年金,退休后能延迟领,跨省定居不影响。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额外福利,虽然不像养老金能领终身,但选对领取方式,也能最大化保障晚年收入。建议没退休的在岗职工,平时多关注自己的职业年金账户,知道自己交了多少、单位补了多少;快退休的,提前问清楚当地政策,选适合自己的领取方式,别等领钱时才后悔,晚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除了养老金,职业年金也很重要,把这些规则搞懂,才能明明白白领钱,安安稳稳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