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这4个县级单位已经“忙到起飞”

发布时间:2025-11-21 20:23  浏览量:3

曾几何时,很多人以为的体制内工作是“一张报纸一杯茶”?快醒醒吧,那已经是“上古传说”了!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一批县级单位实现了职能、机构和人员的重塑。对于下面这四个单位来说,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名字的更新,更是工作量的“指数级”飙升。用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话说,就是“已经忙到起飞了”。

机构改革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划转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职权,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以前可能只管工商注册,现在从项目立项、规划许可到施工许可,一条龙全在这里。窗口工作人员练就了“最强大脑”,每天需要熟记几十个不同领域的政策法规。群众口中的“请问一下……”是他们每天重复上百遍的开场白。

尤其是推行“一网通办”后,线上申请24小时不打烊。工作人员白天线下受理,晚上线上审核,电脑屏幕上的待办事项,仿佛永远都清不完。“我们的梦话都是‘您的申请已收到,正在处理中’。”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他们推出“帮办代办”服务。工作人员不是在帮企业准备材料,就是在去企业现场指导的路上,微信步数长期霸榜朋友圈。

网友吐槽: “我现在听到电话铃声就条件反射地想说: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ovkOpFdA

机构改革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了工商、质监、食药监,甚至部分价格监管职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宇宙监管部门”。权责对等,这也就意味着该部门也是大家口中所说的“无敌背锅局”。几乎每一次安全事件发生后,该局的工作人员或多或少都会占据问责名单中的一两个名额。

市场监管局是切切实实的忙到起飞,一年四季如此,别人放假时他们上班,别人上班,他们白+黑,今天去查餐馆后厨,明天去检加油站计量器,后天又要处理消费投诉,大后天还得处理职业索赔人的各种投诉举报。

在该局工作的一位朋友见面就给笔者诉苦:“自己每天忙的像个陀螺,尤其是近年来职业索赔人的投诉举报,总感觉处理不完。”

在该局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时刻“在线”, 无论是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还是产品质量舆情,他们永远是冲在第一线的那个。手机24小时开机,节假日意味着更高的在岗风险。所以,问责风险随时发生。

网友吐槽: “我家的狗都习惯了,我回家它都不叫了,因为总在它睡着后才进门。”

机构改革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并了国土、规划、林业等多个部门,掌管着全县从地上到地下的所有空间资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ovpWSGF3

很多人都觉得自然资源局是个香饽饽,尤其是在其他岗位上。相比其他岗位,这里的薪资福利确实不错,晋升空间也很大,权力大,地位高,主要跟企业打交道,积累人脉关系的机会也很多。

然而,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工作量大,责任重,专业技术要求高。业务科室涉及“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片区规划、批而未供、矿山治理、闲置土地、耕地保护以及用地专项督查,对违反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包括对非法占地、违法开采等行为的调查、取证、处罚等,都十分辛苦。后勤科室则面临审计巡查、汛期值班等任务,让人喘不过气来。自然资源局承担的上级考核压力也非常大。

网友吐槽: “别人看山是风景,我们看山是林地保护红线、是潜在地质灾害点、是规划中的旅游开发区……”

机构改革后,县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安监、政府应急办、抗震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多部门职责,应对“全灾种、大应急”。

在这个单位上班的人,工作的职责覆盖的范围太广了,防汛、防火、冬春救助、防地震、安全生产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都是属于他们的活。曾经有应急局的工作人员吐槽说,应急局也是个三多局:会多、文件多、材料多。平时不是在开会就是在检查,天天晚上视频调度,放假调度一次不落。一年四季有写不完的报告,每年收文好几千,刮风下雨都得发文件、调度,防不胜防。

机构改革之后,防汛防火这些日常职责划分给了应急管理局去统筹协调,但是往往具体落实做事的又是水利、消防等部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应急管理局往往首当其冲,成为被问责的对象。

时常人在家中睡,锅从天上来。无论什么行业出了事故,失职追责,有口莫辩,没有容错机制。不管是不是应急监管责任,必定有应急人被追责。所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基层应急管理人员最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