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磅!2015-2017退休中人补差开启,最长补9年
发布时间:2025-11-21 19:29 浏览量:3
2015-2017退休中人注意!2025补差启动,最长补9年,查询+领取攻略全公开
最近总收到2015到2017年退休朋友的留言,问“养老金补差能补9年”是不是真的,还有人怕这是网上乱传的噱头,不敢信。今天就用大家能听懂的大白话,把这事掰扯清楚——这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2014年养老保险“并轨”后,给“退休中人”的正常待遇衔接,2025年到了关键落实阶段,该弄明白的咱都得弄明白,别错过自己该得的钱。
首先得说清楚,谁是“退休中人”?这不是随便叫的,是有明确范围的。简单说,就是2014年10月1日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前,已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改革后又在2015年到2024年之间退休的人。咱们今天说的2015-2017年退休的,就是这批“中人”里较早退休的群体。
为啥会有“补差”?这里得提个关键政策——“过渡期”。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方式变了,从原来的“按工龄和退休前工资算”,改成了和企业一样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为了不让改革前后退休的人待遇差距太大,就设了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这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养老金先按“临时办法”算个临时待遇,等地方上把“正式办法”的核算标准定下来,再按正式标准算,多退少补,这就是“补差”的由来。
之前不少2015-2017年退休的朋友领的是临时待遇,为啥现在才补差?主要是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核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多,比如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缴费本息、职业年金账户信息这些,得一步步核对清楚,不能出错。现在到2025年,大部分地方已经完成了数据整理和核算标准制定,所以开始集中落实补差,这不是“拖延”,是为了确保每个数字都准确,让大家领得明白、领得放心。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能补多少?最长补9年是咋来的?首先得明确,不是所有人都能补9年,补多久、补多少,得看两个关键时间点。第一个是你退休的时间,第二个是你当地启动正式核算的时间。比如你2015年退休,当地2025年才完成正式核算,那从2015年到2024年过渡期结束,正好是9年,就能补9年的差额;如果当地2023年就完成了核算,那你就补2015到2022年这8年的差额。
具体补多少钱,没有统一标准,核心是算“临时待遇”和“正式待遇”的差额。临时待遇是按改革前的老办法估算的,正式待遇则是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这四部分算的,两者的差额,就是你每个月该补的钱,再乘以需要补发的月数,就是总的补差金额。这里要提醒一句,职业年金是单独核算的,不少人的职业年金差额会和基本养老金差额一起发,领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明细。
然后是怎么查、怎么领?这部分各地流程有点不一样,但大体分三步。第一步,查核算结果。大部分地方会通过社保APP、政务服务网或者单位通知的方式,把你的正式待遇核算结果告诉你,你可以对照自己的缴费记录、退休审批表核对,有疑问的话,能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原单位的人事部门申请复核。第二步,确认补发信息。核算没问题后,社保部门会确定你的补发起始时间、补发月数和总金额,这部分信息也会通知到你,不用自己去跑。第三步,领取补差金额。大部分人的补差会直接打到你平时领养老金的银行卡里,不用额外申请,到账后银行会有短信提醒;少数需要确认银行卡信息的,按通知要求提供就行,不用来回跑腿。
这里要特别说几个大家常问的问题,避免误解。第一个,补差会扣税吗?不会。养老金待遇本身就免征个人所得税,补差作为养老金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扣税,到账的就是全额。第二个,没收到通知是不是没资格?不一定。可能是当地还在分批次通知,你可以通过当地社保APP查“待遇核算进度”,或者打12333社保热线问,别光等通知。第三个,补差会一次性发完吗?大部分地方是一次性补发完所有差额,也有少数地方会分3-6个月发,具体看当地安排,不管哪种,都会发完,不用急。
最后想多说一句,这次2015-2017年退休中人的补差落实,其实是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收尾的重要一步。从2014年改革到现在,各地一直在完善核算办法、整理数据,就是为了让“中人”的待遇能落地,不辜负大家几十年的工作付出。如果身边有同龄退休的朋友还不清楚这事,不妨互相转告一声,让大家都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待遇,安安心心享受退休生活。
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比如不知道怎么查当地社保APP,或者想了解自己的过渡性养老金是怎么算的,也可以在评论区说,咱们一起交流,尽量帮大家把问题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