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科普」临时安排员工超类别工作受伤,雇主险赔吗?
发布时间:2025-11-21 01:46 浏览量:3
小保案例
某制造企业为一名包装工投保了雇主责任险,职业类别按标准划入四类,保费也据此缴纳。
某日因仓库人手紧张,该员工被安排参与重型货物的叉车搬运作业。该员工在操作叉车过程中滑倒,造成腰椎骨折,经鉴定构成九级伤残。随后申请工伤认定,并向保险公司提出雇主险理赔请求。
但保司调查后回复:该名员工出险从事叉车操作,属于5类职业类别,与投保职业类别不符,超类拒赔!
02
为什么“偶尔干别的活”就不能赔?
因为雇主责任险保障的是“投保职业范围内的风险”,而不是“所有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意外”。
核心逻辑一:理赔看“出事时做什么”,不是“平时做什么”
很多企业误以为:“我给他投了保,他在上班时间受伤就应该赔。”
错!保险公司的判断标准非常明确:
哪怕只是一次“临时顶岗”“顺手帮忙”,若风险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都构成职业超类。
核心逻辑二:更高风险 = 更高保费 + 更严准入
五类职业之所以比四类贵,是因为它的事故概率更高、伤害程度更重。比如:
核心逻辑三:职业超类保险法明确职业超类不赔:“被保险人雇员实际从事的工作内容超出投保职业类别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03
企业是否存在管理过失?
是企业管理失职!允许无资质员工从事高风险作业,本身就是重大管理过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同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也指出:用人单位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的,在工伤赔偿之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民事追责。04
小保建议
“偶尔干下其他工种” ≠ 合理调配,而极可能是“裸奔式冒险”!
小保给企业的四大建议:
1、严禁未经培训的跨类作业
所有涉及五类及以上高风险工作的临时调配,必须先培训、再授权、后作业。
2、建立“岗位风险清单”制度
明确每个岗位对应的职业类别,张贴于车间公告栏,纳入入职培训内容。
3、动态申报职业变更
若某员工可能会参与高风险任务,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申请调整职业类别或增加附加险。
4、杜绝“我觉得没事”的侥幸心理
安全是底线,不是成本节约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