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身份的退休人员,分别能领多少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5-11-20 04:20  浏览量:3

不知不觉,全国退休领养老金的人,已经超过了3.28亿,比上一年增加了1314万人。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就业人口为7.34亿人,比2023年下降600万,比2014年下降2900万人。

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的发放压力,是实打实的。

不过,这3亿多人的养老金,差距很大。

在经过了养老金21年连续上调后,目前全国退休人员、体制内退休人员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分别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随着2024年全国财政决算出炉,第三方机构智本社数据中心依据决算报告,完成了全国不同群体养老金领取金额的专项测算,勾勒出当前中国养老待遇的核心图景。

测算结果显示,2024年全国离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为 1851元,但群体间差异显著:城乡居民月均244元,而城镇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合并统计的月均水平达3817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现行统计口径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两者单独数据暂未公开。根据推算,预计2024年城镇职工月均养老金为3351元,机关事业单位则为 6318元。

从倍率变化看,2024 年群体间差距有所收窄。

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是城乡居民的14倍(2023年为15倍),机关事业单位是城乡居民的26倍(2023年为28倍)。

尽管分布不均,但这几类退休人员,各有各的养老难题。

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仅244元,不管在哪个城市,都不够基本生活。

但领取居民养老金的人数反而是最多的,全国有1.8亿人。

只有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居民养老金才能达到或者接近千元。

对这1.8亿人来说,居民养老金更像是每个月领取的“零花钱”。

养老的主要花费,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企业职工是3.2亿人中第二大群体,约有1.27亿人。

这些年来,企业职工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但涨幅都不大。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4年,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为2063.9元。2024年,上涨到3351元,十年涨幅超过60%。

但这十年间,机关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则从2741.5元上涨到6318元,涨幅高达130%。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hJjbQm6N

这也导致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全国当前平均替代率在45%左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替代率更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预计在40%左右。

尤其高薪人群,替代率更是只有20%~30%。退休后收入断崖式下滑,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体制内职工的养老金是最高的,全国约有2200多万人领取。

不过,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其实从2018年至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涨幅已经很小了。

尤其越晚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将面临更大养老金难题。

这就是职业年金发放完毕后,养老金可能断崖式下降。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和企业职工一样,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全部有职业年金,每年缴费比例为12%,是养老金个人账户的1.5倍

这导致退休初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仍然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金。

例如,相同缴费基数和年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加上职业年金后,一个月能领9600元;而企业退休职工则只有6000元。

但职业年金不会一直发放,根据退休年龄,发放对应的计发月数。一般而言,在69-72岁之间,体制内退休职工的职业年金就会发放完毕。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hJlHobFO

在养老金普调幅度已经很小的情况下,体制内职工将在70岁这个正需要更多养老金来养老的阶段,面临养老金大幅下滑的情况。

1.8亿居民养老金领取者,养老钱的大部分需要自己准备。

1.27亿企业退休职工,替代率比较低,同样需要自己额外准备。

2200万体制内退休职工,眼下过得舒服,但要面临70岁“降薪”的情况。

如果单纯依靠社保养老金,将来大概率会比较被动,养老生活质量也难有保障。

尤其未来几十年,养老金发放会越来越紧张。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抑或居民养老金,其实都需要自己额外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