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队伍要正规化,很有必要提高准入门槛

发布时间:2025-11-28 18:23  浏览量:2

文 798山海

要使铁军不“生锈”,首要一环便是正规化;而正规化的起点,则是把“入口”做成“关口”,以更高准入门槛确保执纪执法者先被严审、先受教育、先受约束。

目前,纪检队伍的人员教育背景比较多样,学各种专业的都有,对专业门槛没有特定的要求,以至于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办理复杂疑难案件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向,很难形成一致的办案观念和对案件的分析把控。

特别是在基层,“低职高配”现象突出。部分县区纪委招录仍沿用其他部门招录普通公务员的标准,法律、审计、金融、信息化等紧缺专业人才占比不足20%,导致“外行”查“内行”。

看看法院、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法学专业背景,通过了法考,所以他们对案件的分析方向、处理方式上大部分是一致的。

所以,一个队伍要走正规化、职业化之路,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很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看:

1、是否设置了一定的职业门槛,也就是职业准入资格。有了这个门槛后,可以将不符合条件的人排除在职业团体之外。像法院、检察院基本要求担任法官、检察官的话必须通过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有了这个证才可以承办案件,在招考录用人员时,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是报考法院、检察院业务岗位的前提条件。而纪检监察部门目前对是否要求通过某种职业考试,拥有何种证书未做强行要求,职业门槛相对较低,这也是今后推进正规化道路上需要重视的问题。

2、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教育背景。受过何种教育、学过什么专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认知,也影响到一个队伍内部协作和整体战斗力。如法院、检察院的业务部门人员基本都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具备共同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有利于沟通案情、方便工作,提高办案质量。目前,纪检监察队伍的专业背景不一,除了部分人有法律、审计、财务专业背景外,其他的各种专业都有,比如有学外语的、学艺术的、学数学的,等等,以至于有时造成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在办案思路、处理案件上会存在较大差别,这也影响到一个队伍的工作合力,不利于案件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可以说,正规化不是喊个口号,发几个文件,制定几个制度,搞几场培训就能实现的,需要一开始在职业准入方面就设定一定条件,把前面的关口守好,后面才能把队伍建好、建强。正规化之路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