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枣庄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优化

发布时间:2025-11-28 16:40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11月28日,枣庄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枣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介绍了枣庄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据悉,全市现有职业院校22所,其中高等职业学院3所,含民办高职1所,在校生共计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含民办中职7所,在校生共计4.1万人。

面对目前现代职教的发展情况,枣庄加强系统谋划,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驻枣高校和中职(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枣庄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0条激励措施》等文件,明确了财政投入、师资建设、产教融合、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优化结构布局,目前,各区(市)均有至少有1所的公办中职学校,2025年省政府批复1所民办高职院校——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并且,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枣庄市结合办学基础和特色,分层分类打造一批高水平院校和专业群,枣庄职业学院获批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枣庄高职院校3个专业群获批省级“双高计划” 专业群立项;3所中职学校获批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6个专业入选中职特色化建设专业。

王光明提到,枣庄市教育局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积极对接“6+3”现代产业需求,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发展能力。通过整合政校行企资源,组建成立了3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两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覆盖苏鲁豫皖多个省市,100余家院校,500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促进专业与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枣庄卫校与多家医院合作共建学科教研室和教学创新团队。枣庄交通旅游学校与中科华文教育集团合作建立校内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累计培训200余人。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已与175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通过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以需定供,精准匹配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企业一工种一岗位一专业一学校”供需匹配链条,构建企业与学校“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合作网络,指导学校找准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定位。枣庄理工学校、枣庄工商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年培养规模超千人。枣庄职业学院与联泓新材料等10余家企业合作订单培养400余人,实现“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枣庄市教育局持续深化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着力构建多元立交、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路径。4所学校成为“3+4”贯通培养试点,13个专业成为“3+2”贯通培养试点,联办五年制高职专业点增加至26个,招生计划增加到2450人。系统构建起“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3+4)”、“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3+2)”、联办五年制高职以及“三二连读”等多种形式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利用春季高考、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等多种政策,为学生搭建了多路径、多选择的成才“立交桥”,近三年来4000余名职教学子升入本科院校。率先出台并实施《枣庄市高中阶段学校职普融通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自愿基础上允许普通高中学生转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籍,建立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机制。近三年来,已有2839名普通高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倾向转入中职学校。

11月14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现场,枣庄职业学院代表队凭借《数智驱动智慧生产赋能区域高端化工产业发展》项目,从全球76个国家的895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决赛亚军。这不仅是枣庄市在此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也是山东省代表队首次闯入该赛事全球总决赛并获此殊荣。王光明表示,枣庄市职业院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了过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精湛的技能水平。2024年枣庄市代表队一举斩获6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7个省赛一等奖。近三年来,枣庄市职业院校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3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5项,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的奖项合计高达226项。同时,竞赛体系日趋成熟,枣庄构建并有效运行了“校—市—省—世”四级衔接、逐级选拔的技能大赛体系。该体系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及全体学生,实现了“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的良性竞赛机制,将技能竞赛融入日常教学,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浓厚氛围。通过大赛的引领和反哺,全面推动了教学改革,优化了课程设置,更新了教学内容与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使技能竞赛成为检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王光明介绍,市教育局深入挖掘“班墨奚”匠心文化内涵,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枣庄职业教育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职业学校进行结对帮扶,通过选派优秀教师赴疆支教、接收兵团教师来枣跟岗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开展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精准合作。受援学校师生团队先后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兵团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一等奖。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枣庄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走出去,已在海外成功组建4所“班·墨学院”,致力于在境外培养熟悉中国标准、掌握中国技术技能的本土化人才。其中,“刚果(金)-班·墨学院”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12个授牌建设的海外“班·墨学院”项目,成为全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标杆。依托“班·墨学院”与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校际、校企合作协议。重点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当地青年和我国“走出去”企业海外员工提供语言文化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既传播了中国语言文化,也输出了中国技术标准,有效服务了中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提升了枣庄职业教育在国际职教领域的知名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