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公开认错!
发布时间:2025-11-28 11:26 浏览量:2
“过去三年,我们错误地尝试用职业经理人模式管理公司。这套体系,不符合当下动荡的市场,更不符合理想的基因。”在11月26日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的开场白让所有投资者感到意外。这位曾经带领理想汽车率先在新势力中实现盈利的掌门人,面对三季度净亏损6.24亿元的财报,选择了公开认错。
李想宣布,从四季度起理想汽车将全面回归创业公司管理模式。他反思道,职业经理人模式导致决策链条变长、产品迭代速度放缓,最终让公司在面对比亚迪、小米、华为的“周更式”竞争时反应迟钝。
理想汽车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274亿元,同比下跌36.2%,净亏损达到6.24亿元。这一表现与去年同期28亿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终结了连续11个季度的盈利纪录。交付量方面,理想汽车三季度总交付量为93,211辆,同比减少39.0%。这一下滑主要源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自身产品迭代速度的放缓。
曾经凭借增程式电动车技术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理想汽车,在2025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竞争对手加速推出新车型,以及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偏好上升,理想汽车的差异化优势正在减弱。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1.5%下滑至16.3%。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三季度毛利率为20.4%。
李想坦言:“过去三年,我们非常努力的让自己变成职业经理人的治理体系,在真实的体验和落地后,我们认识到创业公司和职业经理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理体系”。
职业经理人模式带来的层级化管理削弱了创始团队的敏捷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暴露出诸多弊端。李想指出:“英伟达和特斯拉至今仍以创业公司方式运转。全球最强的科技企业,都在用最敏捷的组织形态”。回归创业模式意味着理想汽车将重塑组织架构,强调扁平化管理和快速决策机制。
李想表示:“创业公司模式的核心是四件事:更多的对话,深度的对话,而非更多的汇报;聚焦用户价值,而非只是交付;持续提升效率,而非占有更多的资源;识别关键问题,而不是创造信息不对称”。
在技术领域,理想汽车宣布将产品重新定义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李想透露,过去三年,公司一直在具身智能全栈技术上进行投入,已为下一代产品打下坚实基础。理想汽车自研的M100芯片将于2026年交付,该芯片将赋予车辆更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这并非李想首次公开认错。2023年,他曾错误宣称“D挡行驶时超声波雷达不工作”,后在产品和研发同事的要求下发布公开认错微博。2024年,理想首款纯电产品MEGA上市失利,李想发布内部信承认“错误地把理想MEGA的从0到1阶段当成了从1到10阶段进行经营”。 此后,理想MEGA用一年时间完成逆袭,成为50万以上MPV销冠。2025年,理想另一款重磅产品i8因与卡车对撞引发舆论风波。李想通过邀请卡车司机用餐的方式,化解了这场危机。此外,理想MEGA在行驶中无碰撞状态起火后,李想发起主动召回,表态“事故可能是万分之一,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从历史经验看,李想的认错往往伴随着切实的整改行动。这种“有错就改”的态度,也曾赢得用户和投资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