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15个月后卸任,31岁许思敏接棒,娃哈哈迎新局?
发布时间:2025-11-28 07:32 浏览量:1
2025年11月27日,一则工商变更公告炸翻商界:杭州娃哈哈集团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三项核心职务,同步从宗馥莉名下变更为31岁的许思敏 。
距离宗馥莉从父亲宗庆后手中接过权杖,仅仅过去15个月。这场短暂的接班大戏落幕,再次让“家族企业二代接班魔咒”成为热议焦点。
宗馥莉的接班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2024年2月,宗庆后逝世,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饮料公主”正式站上前台,接过父亲留下的29.4%股权和百亿帝国 。
但娃哈哈“国资46%+家族29.4%+职工持股会24.6%”的三足股权格局,让她难以复制父亲的“一言堂”。她推行的数字化改革、经销商优化、关停低效工厂等举措,既触动了元老利益,又与国资股东的稳健诉求产生冲突。
更致命的是核心矛盾——价值900亿元的“娃哈哈”商标权争夺。宗馥莉想将387件核心商标划转至自有控股的宏胜集团,却被国资股东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一票否决。
屋漏偏逢连夜雨,家族内部的遗产纠纷让她腹背受敌。2025年7月,三名同父异母的弟妹起诉追讨百亿信托资产,香港法院冻结相关账户,叔叔宗泽后还推出竞品品牌“宗小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此次卸任绝非“被迫下课”,而是宗馥莉的战略转身。她并未完全脱离娃哈哈,29.4%的股权让她仍是第二大股东,对重大决策仍有表决权。
退出管理层后,她可专注于宏胜集团的发展,旗下“娃小宗”新品牌已完成布局,42%的娃哈哈核心产能仍在其掌控中,形成“娃哈哈稳基本盘、宏胜攻新市场”的互补格局。
而接过接力棒的许思敏,堪称商界“黑马”。这位94年出生的年轻人,并非空降的“关系户”,而是宗馥莉一手提拔的实干派。
创业受挫后,他从宏胜集团法务专员做起,深度参与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纠纷处理,凭借专业能力升任法务部部长 。2024年8月宗馥莉接班后,他被火速提拔进入核心层,14个月内先后接管吉林、重庆两大生产基地,整合产能、化解环保危机,用实绩赢得各方认可。
他的独特优势在于“三方信任”:既是宗馥莉的“自己人”,又因合规背景获得国资股东青睐,无家族背景的身份让职工持股会放心。11月18日的经销商大会上,他提出“聚焦核心产品、年轻用户、渠道升级”的战略,已初步获得合作伙伴认可。
娃哈哈的权力交替,撕开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普遍困境。据《2025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80%的家族企业面临传承难题,要么创二代不愿接班,要么接班后改革受阻。
宗庆后“家长式管理”的时代落幕,宗馥莉的改革理想在股权博弈中折戟,而许思敏的上位,探索出“家族持股+职业经理人操盘”的新模式。
对比碧桂园“家族持股过高导致职业经理人话语权不足”、方太“完全家族接班”的模式,娃哈哈的混合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决策科学性,又给了职业经理人施展空间,为行业提供了新样本。
如今,31岁的许思敏站在了风口浪尖。他既要平衡三方股东利益,安抚元老派系,又要应对饮料行业的红海竞争,让“国民老品牌”年轻化破圈。
他的法学背景擅长风险控制,基层经历熟悉渠道与产能,这些都是优势,但品牌转型、新品创新、经销商体系重塑,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宗馥莉的离场不是结束,许思敏的接棒才是开始。这场关于传承与创新、家族与职业、稳定与突破的博弈,还在继续。
“二代接班魔咒”真的能被打破吗?31岁的职业经理人能否带领娃哈哈穿越周期?宗馥莉的“娃小宗”又能否开辟新赛道?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 上一篇:北京市职业伤害“小伤快赔”全程线上办
- 下一篇:不管亲戚关系多好,也别谈论这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