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全面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小伤快赔”
发布时间:2025-11-28 00:41 浏览量:1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张晶)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面向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职业伤害“小伤快赔”。在合规、安全和可追溯前提下,兼顾基金安全、流程规范和服务便捷,采取添加标识优先办理、专人全程跟办、电子材料替代纸质材料等举措,实现“小伤”医疗费报销全程线上办,既省时又快捷。从提出申请到报销钱款到账的时间压缩了75%,不耽误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目前,本市职业伤害保障已覆盖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3个行业、21家企业的157.28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力保障了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遭受职业伤害时的合法权益,有效分散了平台企业的用工风险。
“小伤”是指符合职业伤害确认情形,仅在本市门(急)诊就医且不需要住院治疗,事实清楚、资料齐全,责任划分明确、不存在争议的职业伤害案件。“小伤快赔”实施以后,在职业伤害保障案件中,“小伤”案件将添加特殊标识,各环节置顶优先办理,实行全流程简易审核发放程序。同时,更好发挥商保机构服务优势,对于“小伤”案件,商保机构在接收到事故备案信息后就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服务,主动联系报案人员,全流程提供办事提示,帮助梳理材料清单,从报案到报销全程提供服务,直至报销钱款到劳动者个人账户。
在职业伤害保障申报过程中,提交材料这一环节最为复杂、最花费时间,“小伤快赔”模式聚焦审核必须的“金额、用药目录、诊疗部位”三要素,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材料清单,用较易拿到的“处方”代替较难拿到的“病历”,将少量需要线下提交的纸质发票改为提交电子发票或照片,需要提交的材料数量由10项压缩至5项,而且可以全部线上提交,在手机上即可操作,大大方便了劳动者,提高了申报效率。
职业伤害保障理赔流程包括事故报案、及时就医、发起医药费报销申请、职业伤害确认、医药费审核、医药费拨付六个流程。实施“小伤快赔”后,“小伤”案件中的职业伤害确认、医药费审核、医药费拨付三个流程实现“一次申报、合并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只需通过平台企业APP提交一次申请,后续流程通过内部信息协同依次进行、联动办理。此外,针对“小伤”报销金额小、风险低、易审核的特点,优化待遇发放流程、方式,与银行联动,将“小伤”医疗待遇发放频次由每月3次提高为每日1次,确保报销钱款及时发放到劳动者个人账户。
下一步,本市人社部门将继续推进“小伤快赔”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与医保、卫健、财政等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医疗行为及收费票据的在线核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高效、便捷的职业伤害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