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人社丨《中国劳动保障报》头条大篇幅报道我市高校学生职业技能评价工作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5-11-27 15:02 浏览量:1
11月26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头条大篇幅报道我市高校学生职业技能评价工作经验做法。
原文如下↓↓↓
助力4.3万学子“持证”上岗——山东潍坊创新高校学生技能评价机制
“通过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我不仅获得了高级工证书,更在求职中脱颖而出,顺利签约心仪企业。”近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王美鸥道出了众多驻潍高校学子的共同心声。
去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人社局聚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聚力打造“工匠之都”,大力开展“技能兴潍”行动,驻潍高校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3万余名在校生通过评价获得高级工证书,实现了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的“双提升”。
先行先试 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潍坊市拥有丰富的职教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潍坊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坦言:“打通在校生技能评价的‘最后一公里’,是激发人才培养活力的关键。”
为此,潍坊市将高校学生评价试点纳入市委人才工作重要举措,市人社与教育部门密切沟通,构建联动机制,联合印发驻潍高校学生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等系列文件,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工作机制上,潍坊市人社部门牵头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服务指导,同时下放管理权限,实行县市区属地管理。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推动机制,通过召开会议、一线指导、建群交流等形式,确保工作调度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潍坊市还先后两次在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召开全市工作推进现场会,通过典型发言交流经验、评价过程现场参观等形式,调动高校开展评价工作积极性。市人社、教育部门对全市高校进行全覆盖式调研,了解问题症结,现场答疑解惑,确保全面动员到位。
多措并举 夯实评价工作基础
在潍坊职业学院,一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正有序进行。该校教务处处长赵从凯介绍:“市里不仅下放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的管理权限,还组织专家对我们申报的专业进行严格评估,确保每个专业的评价内容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
为确保评价质量,潍坊市围绕技能人才评价关键性、基础性环节狠下功夫。联合教育部门成立评估专家组,通过参照职业标准信息、专业综合考量、考察评价资源等方式,对申报专业信息与职业匹配关系进行比对。截至目前,全市13家驻潍高校222个职业通过人社部备案。
在队伍建设方面,潍坊市针对学校评价质量管理、实操考评等重要环节不熟悉的实际,着力加强驻潍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在近期全市举办的5000人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员、考评员培训班中,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教师成为培训的主力。潍坊市同时指导高校内部举办考评员培训班,为学生评价工作规范化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题库开发方面,潍坊市采取“市级统筹、县级落实、院校牵头、专家指导”的方式,注重驻潍高校与技工院校专业师资整合,依据专业课程设计和评价要求,将题库资源开发贯穿于专业学习始终,并指导高校引入具备自动组卷、智能评分、数据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题库管理系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进行题库修订和补充。
严抓细管 守牢评价质量生命线
“我们全面梳理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在校所学即为职场所需。”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一位专业教师表示。潍坊市创新推动“课证融通”改革,引导高校将职业标准要求引入教学过程,促进专业课程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鼓励开展过程化评价,提高动手实操能力。
在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潍坊市先后制定工作指导手册、工作指引、考评人员管理制度等9项制度规范,指导高校制定《考务管理办法》《题库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涵盖认定计划制定、报名审核、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全过程,做到全流程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同时,潍坊市强化“外督内查”质量把控。市人社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巡考,做到逢考必督,对于发现问题现场提出、限时整改。督促驻潍高校健全内部质量督导制度,加强质量把控,确保工作规范。如潍坊职业学院引入第三方质量管控机制,与华为、达内、新大陆等20余家第三方质量监控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覆盖学院开设80%以上的专业方向,对学生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开展高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仅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也为我市产业发展储备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潍坊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潍坊市将继续锚定技能人才评价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推进高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断打造技能人才评价新优势,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潍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