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之后:职业高原上的新攀登

发布时间:2025-11-27 10:11  浏览量:2

正高评上不算完?二级岗经费四级3到5倍名额少竞争更狠

他把证书往抽屉一放,以为总算稳当。

两周后,人事处墙上贴了岗位表,四级、三级、二级分得清清楚楚,他把名单看了三遍,没自己要的那个格子,心里只剩一句话:说不准哦,这事还长着。

省里一个研究院去年三月公开过一份分配表,二级岗的经费配额是四级的3到5倍,项目审批通过率还要高出将近40%。

换言之,同样是正高,算盘打出来差距就摆那儿。

名额呢,一个单位10个正高,二级常常就1个,三级2到3个,剩下全是四级,基本就是1:3:6。

门口坐班的大姐还热心地说了句,等空缺嘛,三五年跑不脱。

有个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讲得直白,科室5个正高抢1个三级岗,年年投材料,年年差一点点。

去年年底他在办公室改PPT改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还得上台做病例汇报,评委坐一排,他说不紧张是假话,但手不抖就算好的。

回头护士台有人打趣:主任,评上是不是马上能分个先进设备?

他笑了笑,没回。

高校这边也不轻松。

老刘是西南那边的教授,2021年评上正高,2024年才盼到学院一个三级岗退休空出来。

前两年他主动去管跨学院的项目,跑财务、跑设备、跑到教务处认门口保安,结果年底考核一过,院里把组织协调那条写进了推荐意见。

有人问他为啥这么折腾,他就说一句,机会来了要能接得住,不然划不来。

设计院那边更现实。

小秦是四级岗,平时话不多。

前年他接了个城市地标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甲方换了两拨人,他一直在。

他没啥高调讲话,最后项目评奖,单位评岗位时领导一句,非他不可。

说真的,门口保安都认识他车牌号,啥时候进出都打招呼。

家里人理解也各有各的。

老周回老家过年,姑妈问他“正高了是不是就当院长咯”,他摆摆手说不晓得,单位还有二级、三级的说法。

老妈提醒他少熬夜,娃儿在旁边插一句,你是不是马上管好多人。

他笑,说不准哦,看运气也看岗位。

时间线大概就这么走:评上正高那年春天,觉得天亮了;到秋天,开始盯编制和退休名单;第二年开年,去参会多了,认识谁谁谁的办公室;第三年,有岗位松动,材料一摞一摞地交。

有人等两年,有人等五年,反正节奏不一样。

他也没空想太多,月底绩效要核,下月项目要报,单位的“人才规划图”要读懂一点,谁负责哪条线,谁手上有指标,背下来就省事。

有人在四级上把技术做硬,有人往管理上靠,有人去智库写报告,都有道理。

说到底,这些事儿外头看着热闹,里面的人都清楚门道,真心的,哪个路径都不轻松。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哪个环节最难卡住人,讲讲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