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就业新空间?快来看看这几个职业

发布时间:2025-11-26 11:51  浏览量:3

从自发性向组织化、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简单劳务向产业融合转变……一个劳务品牌成就一张就业名片。目前,全国培育劳务品牌近2500个,带动上亿农民工就业。

近日,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值得注意的是,沈阳动漫创意师、徐汇人工智能训练师、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敦煌文创师等新型劳务品牌在大会上集中亮相,为求职者打开更多就业新空间。

✦ ✦✦ ✦✦ ✦✦ ✦

沈阳动漫创意师

图源:沈阳市动漫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从业者达3万人

目前,全国动画相关企业已超过19.8万家,相关市场规模今年将达到6521亿元,但超过90%的动漫创作者主要依赖自学,企业用人难以保障。

“沈阳动漫师”是辽宁省省级劳务品牌,契合了当前的就业热点,为不少企业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手把手传授经验”的方式,该劳务品牌的从业者目前达到3万人,年劳务收入超过50亿元,吸引了全省超过150家的动漫产业链企业。

人才服务辐射全国多地

“沈阳动漫师”培养的人才不仅服务于辽宁省,也辐射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学员参与了《哪吒》《黑神话:悟空》《长安三万里》等国内外知名动漫影视项目。特别是2024年《哪吒2》制作期间,“沈阳动漫师”全程提供用工保障、技能提升等服务,参与人员超过3000人次。

此外,沈阳“动漫人才库”数字化平台还建立了雇主反馈溯源机制,累计完成岗位匹配4200人次,推动了沈阳动漫企业制作效率提升35%。

为零基础爱好者搭建入行桥梁

沈阳市动漫产业协会会长吴喆在直播访谈中介绍道,“沈阳动漫师”劳务品牌是一个提供动漫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平台,涵盖从学习培训到创业孵化的全方位服务。品牌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专业培训及实战选拔等多种途径,为零基础爱好者搭建入行桥梁。

同时,该劳务品牌正积极应对原创内容开发的挑战,并推动AI技术赋能原创动漫创作,努力开发更多融合本土文化的IP项目,进而促进就业。

徐汇人工智能训练师

图源:央视网

聚焦核心技能开展培训

据上海市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信息,今年6月28日至29日,首期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培训班在漕河泾开发区科技产业化大楼成功举办。

首期培训班共招收50名学员,主要来自园区内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研发骨干。培训课程严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设置,由资深技术专家授课,内容涵盖业务流程设计、系统模块优化、模型数据清洗与标注、智能数据分析、人机交互优化等核心技能模块。

取得证书后可享受培训补贴

上述内容还提到,人工智能训练师是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的新职业,并已被列入上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

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可以获得行业广泛认可,更能按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政策,是AI技术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上海市持有该证书的高技能人才数量与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显著缺口。

成为就业市场的强引擎

“我们联合上海市徐汇区多家头部人工智能企业,打造‘徐汇人工智能训练师’劳务品牌,通过‘传统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驻场服务’的方式,为企业输送1600多人,形成本地培养、企业用工的劳务供应链闭环。”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人才招聘中心副总监马家禄说,新型劳务品牌的崛起,让劳动者有了更多创新窗口,他们正成为就业市场的强引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

图源:上海市杨浦区人社局

聚焦低空经济四大应用场景

“我们解决的不是‘飞起来’,而是‘飞得稳、飞得准、飞得有价值’。”来自上海的“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劳务品牌负责人说道。

“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以“懂装调、精算法、会教学、能作业”为职业标准,聚焦低空经济四大应用场景——城市治理、应急救援、低空文旅与低空物流,推动人才从单一操作向复合型解决方案专家转型。

助力重点群体就业

据介绍,“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劳务品牌基于杨浦区数字产业特色,注重培养能教学、懂场景、会解决问题的“低空飞行数控师”。

该劳务品牌的核心技能在于“场景适配的问题解决能力”,既要精通高原地区飞行作业,也要掌握城市密集环境下的精细化应用,助力退伍军人、山区青年、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区域劳务协作与劳务品牌联动发展。

帮助乡村青年技能转型

据报道,“杨浦低空飞行数控师”在此次大会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龙能来自云南。2021年,她在上海接受培训后成为一名无人机飞行数控师,在家乡开展“高原山地无人机防火巡查”,实现从传统务农到技能就业的转型。

通过“杨浦低空领航”沪滇协作项目,目前已有550余名云南青年完成专业培训。他们中不少人像龙能一样,将学到的无人机技术带回高原家乡,应用于森林防火巡查、高山物流运输等特色领域,实现了从传统务农到技能就业的转型。

敦煌文创师

图源: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当地已组织百余场培训

在甘肃敦煌,当地依托产业优势,打造“敦煌文创师”劳务品牌,以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为提升“敦煌文创师”这一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当地人社部门每年开展100余场培训、研学活动,给当地文创企业定向输入人才。目前,敦煌当地已经开发9000余款文创产品,扩展至书籍、文具、服饰、家居等多个品类和领域。

借助文旅合作搭建就业平台

敦煌莫高里工匠村占地3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敦煌文创师”劳务品牌的核心载体。

莫高里工匠村非遗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绮介绍,自2018年成立以来,莫高里工匠村每年培训学员2万余人,通过与文化旅游企业、艺术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学员搭建起广阔的就业平台,已经有8000余名学员成为文创设计师等,实现稳定就业。

向行业输转劳动力2.25万余名

今年以来,“敦煌文创师”劳务品牌已累计培训学员超2万人次,向行业输转劳动力2.25万余名,每年能为敦煌本地提供2500多个就业岗位,不仅成功孵化了17家敦煌文化主题文创企业和艺术工作室,还和省内外300多个品牌达成合作。

(综合来源:央视网、央视经济信息联播、第一财经、新华社、沈阳市动漫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上海市人社局网站、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第1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