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媒展台 | 赓续石油精神 端牢能源饭碗 磨砺工匠人才——山东胜利职业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胜利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24 18:55 浏览量:2
鸿小编说:立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传承“九二三厂”创业精神,以标准对接产业、平台共建共享、实战锤炼技能为核心,构建特色育人体系。通过国际标准转化课程、产教融合生态圈搭建、四阶技能跃迁路径,实现教学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累计输送 2 万余名技术人才,推动职教标准走向海外,为能源类职业院校育人提供特色路径。
在鸿媒教育的精心策划与帮助下,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在《经济日报》刊发了这篇成果案例,充分展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高质量发展面貌。同时,鸿媒教育也在其他主流媒体帮更多学校完成了宣传案例,不断提升每所学校的品牌建设与成果影响力!
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自1973年由胜利油田创办以来,山东胜利职业学院50余载始终扎根油田沃土、坚守职业教育初心使命。以“九二三厂”创业精神为精神根脉,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贴合能源产业需求、具有行业特色的发展路径,赢得了“胜利石油工匠摇篮”的美誉。
学校以红色基因与产业使命深度融合为主线,系统实施“四大讲堂”——红色文化、铁人精神、职业素养、创新创业,并推进“三一工程”,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从盐碱滩上的创业基地到国家产教融合实践高地,学院以精神传承为动力,筑牢学生“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信念根基。
为破解产业与教学“两张皮”问题,学校牵头成立校企“专业标准建设与转化委员会”,将API、IADC等26项国际标准转化为136门模块化课程,形成“一年微调、三年重构”的迭代机制。通过开发“标准—课程映射矩阵”,精准定义石油岗位能力图谱,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动态衔接,为学生从校园走向职场铺设能力通道。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与企业共建开放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群,搭建“大师云”智慧平台,实现场景化教学赋能。创新推行“企聘校用”“学业、产业、职业三导师制”新型学徒模式,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协同带徒,学生与企业员工共用实训基地、共享技术资源。校企联合科研团队聚焦产业难点,协同攻关技术革新项目,近3年共同完成27项企业技改,累计取得专利124项、完成企业技改86项,形成了“混编培训、育训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油区为课堂,井站即教室”,学校优化岗位能力历练路径,优化“认知—专项—综合—顶岗”四阶递进的技能跃迁路径,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学习、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建立“过程考核+成果评价+岗位认证”多元评价体系,将技术能力、职业精神与创新思维纳入评价维度,让学生从校园到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快速成长为石油行业的技术骨干,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作为扎根能源领域、深耕职业教育的院校,近10年来,山东胜利职业学院育人成果丰硕。在服务行业发展上,累计为石油行业输送2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助力胜利油田高技能人才占比突破60%,为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关键人力支撑;在拓展国际影响上,主动加入“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合作共同体,将“钻井施工”等6项特色课程标准推广至科特迪瓦等国家,成功推动“中国职教方案”在海外落地见效。
从创业精神的薪火相传到育人模式的系统创新,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突破,诠释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荣。“胜利实践”不仅是育人范式的革新,更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了人才之基、能力之本。
- E N D -
作者 | 乔娜 刘冰 韩婷婷
来源丨《经济日报》2025年11月20日第6版
责编 | 杨欢 排版 | 小鸿
有计划在《经济日报》宣传报道可以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