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袋爆火:小纸袋里的生意经
发布时间:2025-11-25 02:05 浏览量:2
现在年轻人喝奶茶,到底是在喝奶茶还是在买包装?2025年,一个破奶茶袋子在二手平台能卖几百块,苏富比拍卖行居然拍起了奶茶包装,一组卖了5800。这背后到底是年轻人的智商税,还是一门新生意?
我前几天刷闲鱼,发现奶茶袋子都有专门分类了。
奈雪那个保温袋,原价可能也就几块钱,现在有人挂200块还有人抢着要。
更离谱的是,品牌方自己下场了。
奈雪推出回收计划,十个旧包装换新品,蜜雪冰城在袋子上印编号,搞得跟限量版球鞋一样。
喜茶跟故宫联名那个千里江山图保温袋,发售当天就抢空。
我朋友圈有人晒单,转手就赚了三倍。
星巴克也在搞城市地标系列,这是要把每个城市的打工人都收割一遍的节奏。
茶颜悦色更绝,直接发NFT数字包装。199块一个,5000份半分钟抢光。
我算了一下,这哪是卖奶茶,这是在卖虚拟艺术品。
年轻人买的不只是个袋子,买的是社交资本。95后拿它当朋友圈素材,00后当理财产品。
有23%的人定期看自己收藏的包装涨没涨价,跟看股票似的。
包装故事功能也挺有意思。
同样一个袋子,你编个感人故事就能多卖47%。
有大学生专门研究这个,写论文写奶茶包装社会学。
微信群里十万人天天讨论怎么鉴定、评级,都快成二级市场了。
环保这事就更矛盾了。
书亦烧仙草说他们的袋子能降解,成本只贵15%。
沪上阿姨搞包装银行,寄存换积分。
听着挺好,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鼓励你多买吗?
品牌把环保责任包装成福利,消费者还觉得自己在做善事。
中国美院的教授说这是轻量化艺术收藏。
我觉得说得挺好听,本质不就是品牌溢价吗?
商业分析师警告有炒作风险,我听说已经有平台搞期货了。
环保组织也挺无奈,说品牌该负更多责任。
未来可能更夸张。
AR技术一扫袋子就能看动画,非遗IP全印在包装上,说不定哪天真出个包装鉴定师职业资格证。
说到底,这就是品牌把营销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还让年轻人心甘情愿买单的游戏。
你收藏的每个袋子,都是精准计算过的用户粘性工具。
下次喝奶茶前想想,你到底是为口感买单,还是为那个能发朋友圈的袋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