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王到无人问津,盲僧跌落职业赛场神坛!
发布时间:2025-11-24 19:13 浏览量:1
在《英雄联盟》职业赛场上,总有几位堪称“非Ban必选”的常青树英雄,盲僧李青便是其中之一。自2011年问世以来,这位盲眼武僧几乎从未缺席任何国际赛事,然而近期他的身影却近乎绝迹——这似乎预示着盲僧在打野位的统治时代正走向终结。
纵观2025全球总决赛,李青在所有对局中竟无一次被选用,就连拥有其冠军皮肤的Oner也宁可选择并不熟练的蒙多。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昔日热门英雄仅在三场比赛中被禁用——蓝队两次,红队一次,除此之外再无存在感。
与去年全球总决赛相比,这是盲僧首度在顶级国际赛事中遭遇零选用的尴尬。而在2024年,他至少还被DK战队的打野选手Lucid选用过一次。事实上,在2025年LPL年度总决赛中,李青也仅有三次出场——Kanavi使用两次,Tian使用一次。这三次登场均无亮眼表现,尤其在BLG对阵TES的决赛第五局中,当李青被锁定时,Sara身边的现场观众普遍认为TES已处于劣势,可见就连观众对这个英雄也失去了信心,觉得李青是个很难赢的角色。
自2011年登场以来,李青迅速成为最受职业选手青睐的打野英雄,人气经久不衰,甚至被玩家誉为“永不褪色的版本答案”。然而自2024年中期以来,这位传奇英雄的光环明显消退——在2025全球先锋赛中,他更是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境地。但李青并非弱势英雄,在目前的25.23版本中,他的排位赛胜率依然超过50%,是可用的上分英雄。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纵横赛场十余年的王牌英雄会突然跌落神坛,和锤石这种英雄一起退出电竞舞台?
Sara此前曾分析过职业选手近年逐渐放弃李青的原因。简而言之,相比其他打野英雄,李青的优势已不复存在,除非在特定版本中获得超模数值。李青在2011年横空出世时,凭借独特的技能机制确实表现出色:作为能量型英雄前期对拼强势,后期大招更能创造奇迹团战。尤其在“回旋踢”技巧被开发后,他更成为每位打野玩家的必修课,在比赛中也极受欢迎。然而随着峡谷中新英雄不断推出、老英雄陆续重做,李青的机制优势逐渐被削弱。
无论拳头如何调整数值,设计师对他的定位始终是前期需要建立优势的节奏型英雄——若后期无法踢中对方C位,便只能充当抢龙工具人。考虑到他在路人局的强度不错,设计师也不敢对他大幅加强,也不敢轻易改动游戏机制。李青在团战中一旦使用Q技能进场,往往难以脱身。相比之下,近年热门的三大战士英雄则各有优势:赵信可用大招分割战场并免疫伤害,孙悟空有分身和团控技能,嘉文四世则拥有高额护盾和地形封锁能力。
《双城之战》动画的热播也是李青人气下滑的诱因之一。凭借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大量玩家开始尝试使用蔚,而设计师也一直让蔚保持不错的强度,这位金克丝的姐姐如今已成功取代李青在职业赛场的战略地位。不过剧集热度并非唯一原因。随着职业选手对蔚的深入开发,他们发现这位皮城执法官在不同战局中表现更稳定,且操作门槛远低于李青。其终极技能作为锁定型控制技,只需一次按键就能精准压制敌方核心单位,尤其克制高机动性角色。
如果队伍确实需要切入后排的英雄,蔚能够完美替代李青的战术价值,是更为高效的英雄。当李青需要依赖操作者的手速和超凡反射神经来锁定关键目标时,蔚只需按下R键就能实现类似的控制效果,即使不是专精选手也能玩得很好。随着蔚在职业赛场的崛起,许多人曾预测两位打野将长期共存于优先梯队。但出乎意料的是,蔚彻底改变了职业战队对李青的认知定位——即便在本届全球总决赛中,蔚依然是最热门的打野英雄之一。
李青自身的机制特点也制约着其在现代赛场上的发挥。尽管职业选手早已精通这个英雄的操作技巧,但无法改变他在后期团战中需要理想输出环境的硬伤。简单来说,若李青未能在前期建立足够优势,后期作用就仅限于用神龙摆尾将敌人踢出阵型。此外,Sara认为自从眼石装备移除后,李青的赛场影响力本就只剩前期数值——他需要携带饰品眼位而无法使用扫描,大量购买真眼又会拖慢输出装备的成型。
总体而言,当前职业赛场上有更多强势的战士打野可供选择,而设计师也未大幅削弱蔚这个“李青替代品”。她不仅更易上手、稳定性更高,即便未能滚起雪球,仍能在团战中发挥作用,这与极度依赖优势局面的李青形成鲜明对比。Tian和Oner选择李青冠军皮肤更多是出于个人热爱,并不代表当年的李青是他们夺冠的关键因素。在您看来,这位盲眼武僧未来是否还能重返《英雄联盟》职业赛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