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乱挤痘!小伙挤痘引发肺部感染,这个“危险三角区”不能碰

发布时间:2025-11-24 20:28  浏览量:1

近日,一则“20岁男生挤痘后肺被啃出十多个空洞”的新闻引发全网关注。据悉,该学生因熬夜长痘,随手挤破后导致细菌入血,引发败血症和血源性肺脓肿,险些酿成悲剧。

为什么挤痘痘这么危险?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医美专家张建武、呼吸内科专家谢高夷带大家进行深度解读。

痘痘如何进入血管内部?

“这个案例的关键,在于痘痘生长的位置——‘危险三角区’。”医美专家张建武解释,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的血管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普通血管,更关键的是它们通过面部的静脉、内眦静脉、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连通。

当你粗暴地挤压这个区域的痘痘时,施加的压力很可能将含有大量细菌的痘痘内容物(脓液、细菌等)不仅向外挤出,更会向内推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这就像是为皮肤表面的细菌,特别是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强行打开了一扇通往血液循环系统的“后门”。细菌从此进入血液,可能引发败血症,并随着血液通往全身。

挤痘痘为什么这么危险?

呼吸内科专家谢高夷指出,细菌进入血液后非常危险,可能形成菌血症、败血症。肺部是全身血液的“净化器”,血流非常丰富,因此很容易成为细菌攻击的靶器官。

他进一步解释,细菌在肺部的血管里形成栓塞,并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导致肺组织局部坏死、液化,最终形成一个个空洞,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血源性肺脓肿”。患者会出现高烧、咳嗽、胸痛等一系列严重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痘痘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危险三角区”的痘痘,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尤其是没有清洁、指甲很长的情况下,风险极高。

1.轻度痘痘:保持面部清洁,使用一些含有水杨酸、壬二酸等成分的外用护肤品或药品,帮助消炎、疏通毛孔。

2.红肿脓包:如果痘痘已经化脓,有明显红肿热痛,说明炎症较重。正确的做法是外涂具有消炎抗菌作用的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并等待其自然消退或成熟。

3.专业帮助:如果痘痘反复发作,或者已经形成严重的结节、囊肿,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寻求正规医院皮肤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进行专业的清创、引流,或者进行药物注射、光动力等治疗,安全有效。

出现以下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有挤痘痘的历史。

1.全身症状:突发寒战、持续高烧不退。

2.局部症状:挤痘区域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红肿范围扩大。

3.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

4.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改变(警惕海绵窦炎症)。

专家提醒

大家务必科学认识“危险三角区”,管住双手,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皮肤问题。一旦出现异常,切莫拖延,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小问题酿成大祸。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知识普及,不替代诊疗建议。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 龚楚乔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