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气喘是身体警报!别让“慢阻肺”偷走你的呼吸
发布时间:2025-11-19 23:37 浏览量:3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病”。不久前全球呼吸领域权威指南《GOLD 20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与预防策略》明确提示:慢阻肺并非“老了就喘”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可防可控的重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什么是慢阻肺?哪些因素容易伤肺?如何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职业性肺病三科主任医师张晓华带大家了解。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进行性肺部疾病。
通俗来说,患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并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肺泡因长期炎症损伤而失去弹性,气道因黏膜充血水肿及黏液分泌增多而变得狭窄。
这些肺的“报警信号”要认清
警惕肺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1.慢性咳嗽:以清晨咳嗽最为明显,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常被误认为“老慢支”;
2.长期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天气变化、受凉后咳痰量明显增多;
3.活动后气促:初期表现为快走、爬楼梯时呼吸急促,逐渐加重;
4.反复急性加重:每年因感冒、感染等诱因,症状突然加剧,恢复周期延长。
最危险的是将上述症状归咎于“体质差”“年纪大”,未及时干预,导致病情持续进展。
五大“伤肺元凶”需警惕
1.吸烟:80%以上慢阻肺患者有吸烟史,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危险;
2.空气污染:PM2.5、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长期刺激气道;
3.厨房油烟:高温爆炒、油炸产生的油烟含大量有害颗粒物;
4.职业粉尘与化学气体:矿山、建筑、纺织等行业人员需特别注意;
5.遗传与发育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肺组织防御功能先天不足,此外,儿童期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哮喘控制不佳,成年后慢阻肺发病风险升高。
如何守护呼吸健康?
守护呼吸健康,需从早诊早治、源头预防和科学管理三方面着手。
1.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筛查人群:40岁及以上人群;吸烟者(含既往吸烟史);长期接触厨房油烟、职业粉尘或化学气体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症状者;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筛查频率:40-59岁人群每2年检测1次;6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检测1次。
2.戒烟是预防与延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同时需做好厨房油烟、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的日常防护。
3.对于已确诊患者,应坚持“药物+疫苗+康复”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策略,严格遵医嘱使用吸入药物、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30%以上。
高危人群(如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可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进一步减少感染诱发的病情恶化;并坚持进行肺康复训练,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保护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
张晓华提醒:慢阻肺可防、可控、可干预,只要我们重视早期筛查、远离致病因素、坚持科学管理,就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守护每一次自由呼吸。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知识普及,不替代诊疗建议。
来源: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 职业性肺病三科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