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光闪耀·技能圆梦丨第八届成都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发布时间:2025-11-23 20:03 浏览量:1
初冬的成都,寒意微露
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内
却热潮涌动
11月23日
第八届成都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正式启幕
来自全市各地的
200余名残疾技能精英
齐聚一堂,他们将在
数据分析、无人机操控、竹编、刺绣等
五大类别、12个赛项中
展开激烈角逐
↓↓↓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田成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市残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主协办单位负责同志,各区(市)县代表队、裁判员、参赛选手及志愿者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属于残疾人劳动者的技能盛会。
高位推动,精心筹备铸就品牌赛事
作为我市残疾人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赛事,本届竞赛以“蓉光闪耀·技能圆梦”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与传统技艺融合发展,设置信息通信、美术手工、工业服务等五大类别12个赛项,既有数据分析、无人机操控等前沿技术比拼,又保留竹编、刺绣等非遗技艺传承,更涵盖美发、直播销售、盲人按摩等民生服务项目,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成都特色和残疾人特点。
开幕式上,组委会为总裁判长及各赛项裁判长颁授聘书,标志着专业裁判团队的正式组建。裁判员代表王容平郑重宣誓,将恪守“公平公正、严肃认真”的执裁准则;青白江区选手江越代表全体参赛选手立下誓言,定当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1
2
以赛为媒,技能报国展现时代风采
据了解,本届技能竞赛新增无人机操控、美甲和直播销售三个赛项。
而在众多竞赛项目中,无人机操控赛场无疑是最具科技感与视觉冲击力的区域。比赛现场,伴随着低沉的嗡鸣,一架架无人机在选手们的精准操控下,时而凌空悬停,时而灵巧穿行,划出优美的弧线。
在这里,语言或许不是主要的交流工具,腿部也无需频繁移动,真正的主角是那一双双稳定而灵活的手。赛场上,一位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双手拇指在遥控器的摇杆上进行着微米级的精细操作。他叫李建,长期的训练让他培养出了超越常人的专注力,并通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深刻的肌肉记忆。
裁判员介绍,无人机遥控操作需要双手完美配合,对操作者的手指灵活性、力量及协调性要求极高。但只要手指触觉反馈正常,经过系统训练,残疾选手同样能完成甚至超越常人的精细微调动作。
无人机操控项目,是成都顺应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辟的创新赛道。它正为残障群体打开一扇通往高价值就业的大门。赛场上的每一次平稳起降、精准转向,不仅是技能的展示,更是他们对接未来、锚定职业新起点的宣言。
▽
在数据处理赛项的机房内,只听得到键盘敲击与鼠标点击的密集声响,选手们目光如炬,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快速地进行筛选与分析,展现着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移步至传统工艺赛区,则是另一番静谧而动人的景象。
竹编工位前,选手指尖轻巧地牵引着细薄竹丝,令其在杯体上翻飞穿梭,古老的技艺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一旁的刺绣赛场,选手们凝神静气,运针走线,丝线流光,一幅幅花卉图案逐渐在绢帛上“活”了过来,栩栩如生。美发选手们手持剪刀梳子,在模型头上精修细剪,挥洒着专业与创意;网络直播赛台上,选手们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流畅地介绍产品,展现出新媒体营销的无限活力;盲人按摩区域,选手们手法娴熟,力道精准,每一个动作都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
成果丰硕,就业创业彰显城市温度
赛场内的竞技如火如荼,赛场外的展示也同样精彩。
同步举办的成都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成果展与展能活动,吸引了大量师生驻足。“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残联系统坚定落实残疾人工作“136”发展思路,推动多项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全市已实现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超过3.7万人,扶持创业3.2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余人次,“美丽工坊”项目累计带动1200余名残疾人稳定就业……展板上一串串数据、一幅幅图片,都是成都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直观体现。
展能区域,由残疾人亲手制作的竹编、刺绣、文创等产品琳琅满目,令人赞叹,引得师生纷纷购买。一位大学生在观看后感叹:“这些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生命力的绽放。”道出了许多观展者的共同感受。
凝心聚力,共绘残疾人事业美好蓝图!
本届竞赛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具体实践。成都市残联将以赛事为契机,不断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以竞赛激发残疾人钻研技术、创新创业的热情,为成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让广大残疾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绽放精彩。
据悉,本届竞赛闭幕式将于明日(11月24日)举行,届时将揭晓各赛项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