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本是养老“加分项”,为啥总有人喊着取消?
发布时间:2025-11-23 12:07 浏览量:1
养老话题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体制内的“职业年金”更是常年被热议。
按说这是国家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障,初衷就是让大家退休后日子过得更宽裕,不用为钱发愁。可网上总有人呼吁取消它,这实在让人纳闷:明明是好事,怎么就引发争议了?
今天咱不绕弯子,不用专业术语,就用大白话唠,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和实打实的数据,把这事讲清楚,让大家一眼看明白。
职业年金既不是社保,也不是商业保险,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属于我国养老“三大支柱”里的第二支柱。
简单说,基本养老保险是退休后的“保底钱”,保证饿不着冻不着;职业年金就是“锦上添花的钱”,让你退休后能多买点好的、多出去旅旅游,生活质量不下降。
这个制度201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把规则定得明明白白。缴费方式很简单:单位按工资总额缴8%,个人从工资里扣4%,钱都进自己的专属账户,还能享受市场化投资收益。比如月薪1万,个人每月缴400元,单位补800元,一年下来账户里就多14400元,再加上收益,日积月累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这制度越来越规范,2025年1月中国税务报解读过,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税务部门参与职业年金征收,缴费基数和社保一致,“300%封顶、60%托底”,确保公平。享受范围也清晰: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换工作时账户资金能转移,新单位没有的话,原机构继续运营,权益不受影响。
其实职业年金本身没毛病,大家反对的不是制度,而是背后的三个“不平衡”。
➢第一个是“有人有、有人无”的覆盖差距。职业年金是强制建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必须给员工办,但企业对应的“企业年金”是自愿的。2025年一季度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只有16.82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保职工才3290.81万人,基金规模3.73万亿元。看着数字不小,但我国企业总数超4000万家,就业人数数以亿计,企业年金覆盖率低得可怜。
大部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要么资金紧张,要么觉得管理麻烦,根本建不起。同样是早出晚归干活,体制内退休能多拿一笔年金,企业职工只能靠基本养老保险,这种落差让不少人觉得不公平,进而喊着取消。
➢第二个是认知上的“误会”。很多人觉得职业年金是体制内的“特权”,花纳税人的钱补贴少数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职业年金是2014年养老并轨改革的配套政策,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靠财政拨款,改革后和企业一样交社保,职业年金就是为了平稳过渡,弥补待遇差距。
而且资金来源也不是全靠财政: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单位缴费靠自身经费,不是“花纳税人的钱”,转移接续也有明确规定,确保权益不缩水。
➢第三个是“普惠期待”的落差。不少人觉得补充养老该人人有份,现在企业年金推广难,不如取消职业年金,把资源投到基本养老保险,让所有人的基础养老金都提高。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职业年金的定位——它不是替代基本养老保险,而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的一环。
呼吁取消职业年金的人,核心诉求是想要更公平、更普惠的养老保障,不是否定补充养老的必要性。
从国家政策来看,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2025年第26号),把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放宽了:除了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医保自付费用超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满12个月、领低保的,都能领。
不管你是体制内、企业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都能通过个人养老金给养老“加码”,而且能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还能变更方式,特别灵活。
为了让更多企业愿意建企业年金,国家也在发力。数据显示,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增速从2022年的8.92%提升到2024年的12.39%,2025年一季度新增8959家,是近三年最多的季度。而且企业年金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收益稳定,吸引力越来越强。
更重要的是,职业年金的运行经验正在帮企业年金铺路。比如省级集中委托投资模式,能控风险提收益,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借鉴,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转移接续机制也在完善,解决员工跳槽后的权益衔接问题。
职业年金并没有挤占基本养老保险资源,反而能提高养老替代率,减轻未来财政压力。政策解读显示,它能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提升10-20个百分点,避免仅靠基本养老金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我国养老体系的目标很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水平,个人养老金做补充,三者结合才能让所有人退休后安享晚年。
2025年以来,各地也在积极行动,11月还有媒体探讨如何让企业年金“叫好又叫座”,推动更多企业参与。这说明国家不是要让职业年金“独美”,而是要以它为标杆,完善整个补充养老体系,让更多人受益。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纠结“谁有谁没有”,更该关注自己能享受哪些保障。企业职工可以问问单位有没有企业年金,没有的话赶紧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2025年新政策让领取更灵活,多缴一笔就多一份保障;体制内职工也该明白,职业年金是自己工作期间积累的合法权益,是未来养老的重要支撑,不用有心理负担。
养老保障的公平,不是“大家都一样”的平均主义,而是“大家都有机会过得好”的普惠。随着政策不断优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和职工能享受到补充养老福利,让养老保障真正“人人有份、人人受益”。
你所在的单位有企业年金吗?你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了吗?对于让补充养老福利覆盖更多人,你还有啥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做社保、民生、养老方面公开信息整理的“小邮差”~ 仅做客观梳理分析,个人观点不构成参考建议!喜欢的可以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