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系,叫“同事以上,朋友未满”
发布时间:2025-11-22 11:03 浏览量:3
以前我总是想把同事处成朋友,这应该是我在外地工作,身边缺少可以一同玩耍的朋友,而且只有同事最能理解你口中的“那个领导有多奇葩”、“那个项目有多反人类”。这种共鸣,家人和其他的朋友给不了。
办公室里,我们可以分享零食、分享技能、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一起吐槽工作;可下班后,我却从不会主动点开她的微信头像。同事和朋友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墙。为此我曾苦恼过,也吃过亏。
但如今职场十年,同事到底能不能处成朋友?我的答案是:不强求,不封闭,但永远心存边界。
之前跟一同事,一起加过班,出过差,住过一间房间,共同攻克过一项工作难题;这种“革命情谊”很容易催生亲密感,让我把她当成朋友;然而当涉及晋升名额、奖金分配、核心项目等,当资源有限时,再好的感情也要在利益面前接受考验。而之前我吐露的对领导不满,就在关键时刻成为了对方的“信息资产”。毫无疑问我遭受了同事朋友的背刺。
把同事当成毫无保留的朋友,就像在战场上把唯一的盾牌交给别人。你可以信任他,但绝不能忘记这里是战场。
那么职场十年我的同事-朋友是怎么区分的?总结如下:
1、伙伴—针对大多数同事,保持友好,专业协作。可以聊工作、聊公共话题,但不过多涉及私生活和深度观点。相处靠公司规则。
2、战友—合作紧密的同事,建立信任,但留有边界。可以分享工作压力和部分私人爱好,成为不错的饭搭子。但涉及职业规划、对领导的核心评价等,需谨慎。相处靠职业默契。
3、朋友—极少数,经受过考验,脱离职场环境检验。在离职后,依然能自然地约饭、交心,脱离了职场背景的真感情。相处靠个人情感。
最好的状态是,用朋友的心态去相处,用同事的界限去要求。在职时,我们能并肩作战,彼此温暖;若有一天各奔东西,我们也能坦然祝福,各自安好。不把同事必然当朋友,是一种职场成熟;而能将少数同事变成朋友,则是一份幸运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