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延迟退休新政落地!事业单位人员能弹性延迟退休吗?
发布时间:2025-11-22 09:29 浏览量:3
这次由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政,把弹性退休的核心规则定得明明白白,而且全国统一执行。只要职工满足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就有两条退休路径可以选。一条是弹性提前退休,提前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3年,同时还得保证不低于原来的法定退休年龄,想走这条路径的话,提前3个月写份书面申请告知用人单位就行;另一条是弹性延迟退休,最多能比法定退休年龄延后3年,但这就不是个人说了算的了,得提前1个月和单位书面沟通好延迟的具体时间,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落实。
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套弹性退休政策并不是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能享受,关键差别就出在个人身份上,具体可以分成两类来看:
1. 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一旦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必须按时办理退休手续,弹性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并不适用于他们,不存在任何额外延后退休的余地。
2. 像教师、医护人员、科研人员这类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是可以正常享受弹性退休政策的。但和企业职工办理退休的流程比起来,他们多了一道关键步骤,得按照干部人事管理的相关权限,走规定的报批流程并获得同意后,才能最终确定退休时间。
之前有不少关于退休年龄计算的案例存在偏差,现在咱们结合官方细则,重新举个例子把算法说准确。就拿一位1966年10月出生的中学男教师来说,他原本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考虑到2025年新政才刚启动渐进式延迟的节奏,这个年龄段对应的延迟幅度还没到5个月,所以新政实施后,他的法定退休年龄依旧是60岁。围绕这个法定年龄,他有三种弹性选择:
1. 提前退休:因为提前退休有个硬性要求,就是不能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而他的原法定退休年龄正好是60岁,这就意味着他没有提前退休的空间,退休年龄最低只能按60岁来算;
2. 正常退休:等到2026年10月,他年满60岁的时候,就可以按法定退休年龄正常办理退休手续;
3. 延迟退休:要是他还想继续留在讲台教书,只要和所在学校协商好,再通过规定的报批流程,最多能延迟到63岁退休,对应的时间就是2029年10月。
还有个点大家可别忽略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人员都会缴纳职业年金。要是选择弹性延迟退休,这段延迟工作的时间里,单位和个人都得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年限一增加,好处也很实在,等到正式退休后,能领到的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都会比按法定年龄退休要丰厚不少。
除此之外,新政还特意强调了要保障职工的自主选择权。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绝对不能违背职工的个人意愿,用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的手段,逼迫职工选择特定的退休年龄。
说到底,2025年这套退休新政,给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打开了更灵活的退休选择空间。身体状况不太好,想早点卸下工作重担享受清闲日子,就可以按规定选正常退休;要是还想在岗位上发挥余热,同时也想让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再提升一档,和单位协商好后选择延迟退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也给大家提个醒,建议大家提前多花点时间,了解清楚自己单位关于退休报批的具体流程,再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工作需求和家庭规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确保后续退休手续办得顺顺利利,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