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媒展台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六措并举 培养现代林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5-11-20 16:27 浏览量:3
鸿小编说:作为现代林业职业教育的示范院校,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时代需求,以系统化改革培育林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党建铸魂、专业优化、校企协同等多维路径,学校深化“三教”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并依托区位优势推动职教出海,形成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育人格局,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贡献了“云林经验”。
在鸿媒教育的精心策划与帮助下,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教育报》刊发了这篇成果案例,充分展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高质量发展面貌。同时,鸿媒教育也在其他主流媒体帮更多学校完成了宣传案例,不断提升每所学校的品牌建设与成果影响力!
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
作为两轮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院校,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其深厚的林业教育积淀、前瞻的办学视野与扎实的育人实践,以“党建领航、专业优化、校企协同、深化‘三教’改革、课程重构、区位赋能”六大举措,在现代林业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探索,推动新一轮改革创新走向纵深。
学校党委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以一流党建为引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创建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构建起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实施示范课程与典型案例培育工程;以学生团建为载体,开展植树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色活动,纵深推进“铸魂行动”,在厚植学生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着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林业人才。
学校立足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林草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等优势产业,推动林业职业教育与国土绿化、森林康养、碳汇经济等新兴领域深度耦合,聚焦林草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起以林业技术、园艺技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这一专业体系精准对应5条产业服务线,服务林木培育产业、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产业、农林产品加工利用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及文旅服务与农林产品营销产业,形成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格局。目前,学校涉农林产业专业占比超70%。
学校依托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国家、省级实训基地与产业学院,构建起校企双元育人体系。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推行学生综合能力三阶段培养:初级阶段,实施“校区教学在林间、林区作业进教室”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级阶段,以项目为载体,开展任务综合性仿真实践;高级阶段,组织学生依托林业生产性项目参与真实生产活动,实现从校园到岗位的“零距离”衔接,确保人才输出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校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支撑,依托“基于团队协作的林业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林业技术专业群新形态教材开发”两大课题,系统推进教师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育与教师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级别—省级—校级”梯队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团队。
此外,学校还引入国际、国家林草产业的“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依托项目式、任务式、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法设计模块化课程内容,针对生产关键技术和重要知识点,搭建林业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课程知识图谱和技能图谱,发挥新形态教材灵活与便利的优势,通过二维码将教学微课程、拓展阅读文字、图片、图表、动画、音频等内容与文本有机关联,支撑林业类专业课程全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运用智慧教育设备、平台与数字化资源,通过PC或移动终端,进行个性化、碎片化、互动式学习,全面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学校紧扣云南省“两王国一花园”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需要,以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利用及生态休闲服务三大产业链为导向,构建起“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生态+”理念深度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创业及美育课程。其中,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为专业拓展课,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理论、专业、二课堂、社会实践”四级必修与选修体系,创新创业及美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与选修范畴。通过德技并举的培养路径,着力培育理想信念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林业技术技能创新人才,为区域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学校依托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职教出海”。与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国际大学共建中巴云林国际学院,向越南、老挝、巴基斯坦输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与培训手册;输送148名中国学生赴老挝工作,以“订单式”培养模式培育老挝本土人才54名,为中资企业太阳纸业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云林标准”“云林方案”的落地,学校为区域战略实施与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从党建引领的育人根基到产教融合的专业布局,从“三教”改革的质量提升到国际合作的格局拓展,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系统化的办学实践,既回应了国家战略对林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新时代林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云林经验”,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合作的征程中持续彰显使命担当。
- E N D -
作者 | 林向群 刘强 唐宗英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7日第12版
责编 | 刘夏 排版 | 小鸿
有计划在《中国教育报》宣传报道可以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