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俩月就返乡?不是想早回,是城市留不住农村难扎根
发布时间:2025-11-27 20:41 浏览量:2
距离春节还有俩月,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已经热闹起来,背着行囊的返乡人排起长队,不少打工大省的工厂宿舍都空了一半。往年这时候,大家还在琢磨要不要抢春运票,今年却提前收拾行李往家赶。有人说这是“早归早安心”,但背后藏着的,是很多人说不出口的无奈——城市里房价高、工作卷,想安稳立足太难;可真回到农村,就业机会少、收入缩水,想养家糊口也不容易,“城市容不下,农村养不活”成了不少返乡人的心里话。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波提前返乡潮,说说大家为啥早回,以及回去后要面对的真实处境。
先说说为啥今年返乡潮提前了,核心原因还是就业市场的变化。往年到年底,工厂订单多,老板还会留工人加班,给双倍工资、年终奖,大家也愿意多挣点钱再回家。可今年不少制造业工厂订单缩水,有的甚至提前停工放假,想加班都没机会。浙江嘉兴有个电子厂,往年这时候还在招人赶工,今年只招20个工人,却来了300多人排队,时薪也从之前的23块降到了17块,一个月下来少挣近一千块。对打工人来说,与其在城里闲着耗房租,不如早点回家,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除了订单少,工作门槛也越来越高。很多工厂招工时明确要求,男性40岁以下、女性35岁以下,年龄稍大的熟练工都被拒之门外。在深圳打工的老张今年42岁,干了十几年的流水线,今年工厂优化人员,他因为年龄超了被辞退,找了一个月工作,要么嫌他年纪大,要么工价太低,实在没办法,只能提前返乡。还有些做互联网、新媒体的年轻人,行业变动加上企业缩减开支,被裁员后在城里难找到对口工作,老家虽然机会少,但至少能和家人团聚,不用一个人在出租屋发愁。
当然也有主动提前返乡的,大多是想趁这段时间回老家考察,看看能不能留在家发展。在上海做设计的小周,每月房租就要3500,加上吃饭、交通,一个月开支快6000,工资除去这些,攒不下多少。眼看快30岁了,想结婚买房,在上海根本不现实,所以趁这次提前返乡,打算看看老家的创业政策,能不能开个小型设计工作室,既能照顾父母,又不用再承受大城市的高压力。像小周这样的年轻人不少,他们不是不想在城市奋斗,而是实在扛不住现实的压力,想换条路试试。
可真回到老家,大家才发现,农村的“难处”一点不比城市少,最头疼的就是就业问题。在城里,不管是做技术、做销售还是做服务,只要有本事就能找到工作,可回到县城或农村,能选的岗位屈指可数,翻来覆去就是超市导购、餐厅服务员、工厂流水线,稍微体面点的编外岗位,还得靠熟人介绍,没关系连面试机会都没有。而且薪资差距特别大,在城里月薪一万多的工作,回老家可能只能拿到3000左右,就算是电工、焊工这种技术工种,月薪能到6000就已经算“高薪”了,想再涨几乎不可能。
找不到对口工作,不少人想着创业,可老家创业的坑比想象中多。有人看别人开网红奶茶店赚钱,就跟着加盟,结果老家消费力有限,每天没几个顾客,加盟费和原料成本都收不回来;还有人搞特色养殖,没懂技术,也没考虑市场价格波动,一场疫病下来就血本无归。更麻烦的是,老家的供应链、物流都不如城里成熟,想找靠谱的供应商得跑遍周边城市,办个营业执照也要多跑好几趟,比在城里创业繁琐多了。
除了就业和收入,生活上的落差也让很多人不适应。在大城市,外卖、快递半小时就能到,地铁、高铁四通八达,想提升自己还有各种线上线下课程。可回到农村,外卖可选的商家很少,偏远点的地方甚至送不到,出门除了公交就是网约车,特别不方便。消费方面也没想象中省钱,除了应季蔬菜、水果比城里便宜,家电、日用品的价格和城里差不了多少,有些品牌货因为物流成本高,卖得还更贵。
社交上的“重新融入”也不容易。离开老家多年,以前的同学、朋友大多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老家的社交更看重人情往来,今天你家办喜事,明天他家孩子满月,都得随份子、去捧场,少了哪一步都会被人说“不懂事”。而且圈子小,一点小事很快就人尽皆知,隐私很难保障。你换个工作、赚了点钱,都会被人议论半天,这种“被围观”的感觉,让习惯了大城市自由氛围的人浑身不自在。
更让人困扰的是观念差异。在城里,大家聊的是行业趋势、职业发展,可在老家,话题永远绕不开“工资多少”“结婚了吗”“什么时候生孩子”。如果你过了30岁还没结婚,或者不想生孩子,就会被亲戚朋友轮番“说教”,甚至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这种价值观上的碰撞,比生活上的不便更磨人,时间久了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
其实不管是提前返乡,还是纠结要不要回,大家的核心诉求都是想找个安稳的地方,既能赚钱养家,又能兼顾生活。现在国家也在发力支持农村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建“返乡创业园”和“农村创业孵化基地”,给返乡人员提供政策支持。有些地方已经有了成效,有人利用老家的农产品资源做直播带货,把本地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还有人结合乡村旅游,开起民宿和农家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对想返乡发展的人来说,提前做好准备能少走很多弯路。回去之前,先通过招聘网站、熟人打听清楚老家的就业和创业环境,看看自己的技能能不能适配,或者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别盲目辞职返乡。还要调整心态和预期,接受收入可能下降、职业发展可能停滞的现实,别抱着“回到老家就能轻松躺平”的想法,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说到底,这波提前返乡潮,不是大家不想在城市奋斗,也不是农村不好,而是每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城市有城市的机遇和压力,农村有农村的安稳和挑战,没有绝对的好坏。重要的是,不管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都要认清现实,找准方向,慢慢积累。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提前返乡的人吗?他们是因为工作变动,还是想回老家发展?如果是你,春节还有俩月,你会选择提前返乡,还是留在城市多挣点钱?对于“城市容不下,农村养不活”这句话,你有啥不一样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聊聊返乡那些事儿。